近日,梧州航道管理局藤县分局完成70年代西江煤油灯航标样品的制作和调试工作。届时,该煤油灯航标将作为西江航运主题展品摆设在梧州市西江流域商贸文化博物馆西江航运展厅。梧州航道管理机构成立于1955年,航标的发展,按光源分大约经历了60至70年代使用煤油灯航标、80年代使用白炽灯航标、90年代使用单体发光二极管光源航标和目前使用的太阳能电池LED光源的可遥控遥测航标。水上航标标志和浮(载)体材质从竹木发展到钢质(船艇式)。
煤油灯航标制作和调试
煤油灯航标成品
在梧州市西江流域商贸文化博物馆西江航运展厅展示
本次展示的煤油灯航标样品,是在竹木结构的浮体上加装顶标,浮体用缆索和沉块(或铁锚)固定于河床。面向河流下游,航道左侧顶标为三角形标牌,标志颜色为白色;航道右侧顶标为方形标牌,标志颜色为红色。煤油灯定光,航道左侧为白光,航道右侧为红光。
梧州市西江流域商贸文化博物馆,将于11月2日至5日第十六届梧州宝石节期间面向社会大众开放,主要展示西江流域在社会生活、工商业、航运、茶文化、陶瓷文化、钱币文化方面的藏品。80年代之前,西江商贸依水而兴,梧州区域主要依靠水路,水路为货运与客运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西江航道上的煤油灯航标,发挥着正确引导水路运输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作用,每一盏发亮的煤油灯航标背后,都凝聚着航标工人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回顾煤油灯航标的发展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航道人 “点燃自己,照亮他人”的航标灯精神,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