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二期工程(长洲枢纽至界首段)建设需要,从2020年9月8日起至2021年9月30日止,需对梧州市西江大桥桥区航道进行航道整治施工。梧州市西江大桥航段地处两广水上交通运输大动脉的“咽喉”地段,每天约有500多艘船舶航经通过,通航密度极大;且西江大桥地处河道狭窄航段,桥梁通航孔净宽仅有65m,不具备2000吨级船舶双向通航条件,为兼顾施工与通航需求,经专家和各涉水部门研究决定,坚持安全第一、统筹兼顾的原则,对西江大桥桥区航道实施“半幅施工、半幅通航”措施。为保障梧州市西江大桥施工期间船舶通航与工程施工安全,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指挥部联合梧州航道养护中心多措并举。
一、科学制定施工方案,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通航影响。一是科学制定施工方案。贵梧3000吨级航道工程指挥部协调组织航道、海事、交通、船闸、施工、监理、航运企业等单位先后6次召开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二期工程施工与通航安全协调会,坚持施工减少对通航影响的原则,研究制订“半幅施工、半幅通航”的施工方案;在施工河段尽量预留80m宽的航道,保障通航安全;统筹实施西江大桥桥区航道与上下游航道施工,保证桥区航道衔接安全畅通;优先选择工程量大、利于抛卸施工废碴且对通航影响不大的区域进行施工。二是细化工作目标。按照既定的工作总目标,督促施工单位制定施工计划横道图,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将各项工程施工任务细化到每月、每旬、每天,具体落实到每艘施工船舶和班组,力争西江大桥桥区航道施工任务在一个枯水季节完成。三是优化施工工艺。西江大桥桥区航道采用液压破碎方法施工,督促加快打密孔进度,钻孔深度应在设计开挖底高程以下,一次性钻到位,以提高液压破碎施工效率,减少施工对桥梁和通航的影响;优化船机设备配置,优先选择有定位桩的施工船舶进场施工,避免施工船舶抛设锚缆占用航道,影响船舶通航安全。
二、实施水上交通管制措施,保障施工与通航安全。为确保施工和船舶通航安全,会商海事部门研究制定施工河段的通航管制措施、船舶航行规则,确保通航安全。一是协调海事部门管控西江大桥通航水域交通。按照“半幅施工、半幅通航”的方案,对施工水域现场封航,设置封航标志,并及时发布通告,加强现场巡航警戒,避免航行船舶误入施工区域,保障安全。二是严格落实警戒措施。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在施工水域上下游共设置3艘警戒船,并配备信号台,落实现场警戒责任人,通过微信群、甚高频电话等方式引导船舶安全航经施工的桥区航段。三是协调调整船闸调度规则,保障通航效率。为保障航道半幅施工半幅通航情况下的施工和通航安全,协调调整长洲船闸船舶过闸调度规则,实行日间下行夜间上行单向调度,原则上安排每天单向通航12小时,其间视船舶等待过闸情况综合考虑适时调整换向,避免发生船舶在施工水域无法会船出现滞航和堵塞航道的情况,保障船舶通航效率。
三、落实通航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施工与通航两不误。一是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应急保障措施,编制相应通航安全应急预案,落实应急力量,配备施救设备,共配备12名应急管理人员、4艘起吊船、2艘应急拖轮,确保一旦发生通航突发事件,能第一时间应急处置,保障航道施工航段畅通。二是强化航道航标维护,在桥区施工航道临时设置8座水上侧面浮标,引导船舶安全通过施工的桥区航道。同时,对施工水域开展水下地形测量,并依据测量结果开展航道维护或航标调整,确保通航安全。三是协调海事、交通、船闸管理部门落实各自职责,强化施工监管、科学调度船舶过闸、强化航道航标维护、落实通航安全监管、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及时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全力以赴做好施工与通航的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