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段,钻机船、挖泥船轰鸣,泥驳往来穿梭,正奏响一曲航道整治建设的欢歌,勤劳的航道建设者正起早贪黑、挥汗如雨加紧开展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施工。截至8月底,工程项目今年累计完成投资2.73亿元,占年度投资任务的六成,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今年分别累计完成投资9379.77万元和17905.09万元,完成年度投资逾六成。
两岸青山如眉黛,玉带一般的西江蜿蜒而过。西江渔业种质资源丰富,工程所在航段就包括我国第二大鱼类产卵场桂平东塔鱼类产卵场,以及长洲水利枢纽下游至界首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据了解,保护区内活跃着广东鲂、赤眼鳟、黄颡鱼、海南红鲌、大眼鳜等等十多个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品种。航道炸礁施工产生的冲击波以及引起的水流扰动不可避免会对鱼类产生影响,怎么办呢?这时,驱鱼“神器”就派上了用场。电子脉冲赶渔器可产生脉冲电流,这种电流对鱼类刺激较强、但不会对鱼类造成伤害。赶渔器通过水下电极建立迫使鱼类产生回避反应的水下电场,鱼类靠近这种电场会本能离开,大概在两小时内不会返回驱赶水域,这就为炸礁施工创造了有利的时间窗口期。驱鱼作业时将赶渔器放于船上,在施工航段上下游各500米范围内呈“之”字型前进,把鱼类驱离至安全水域。目前电子脉冲赶渔器已全面应用于一期工程、二期工程的7个航道整治施工标段,并有专门人员落实。水下炸礁前两小时,施工人员会驾驶载有赶渔器的工作船舶来到施工区域,联通电源、赶鱼器、传感器,以“之”字形态徐徐而行,随着机器发出的脉冲电流,鱼儿被驱离到安全的水域,接下来钻机船就投入到紧张的炸礁施工了。
为了强化施工单位渔业资源保护意识,切实采取措施减少施工对当地渔业资源的影响,工程建设指挥部还举办渔业和环境保护培训班,邀请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的专家向各施工标段讲授本工程渔业资源分布、受保护鱼类、工作重点和措施等知识,加强渔业保护宣传教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整治施工过程中实施驱鱼,既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又维护鱼类生存环境的相对平衡,使得我们将来在享受航道升级扩能助推经济发展红利的同时,还有碧波白浪自在游的鱼儿可看,还有连绵青山护碧水的美景可赏,实现地方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