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黔江铜鼓滩发生一起海损事故,一艘装载1850吨石渣的货运船舶偏航触礁,船舶进水,搁浅在下罗窑礁石旁,影响船舶通航,所幸无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柳州航道养护中心迅速召集业务部门及直属分中心商讨对策,协调各方,采取有力措施,坚持安全第一,全力以赴确保航道安全畅通。
柳州航道养护中心、武宣分中心商讨海损事故处置措施
应急处置规范,确保航道安全
接到事故通知后,柳州航道养护中心武宣分中心立即与桂平海事部门沟通协商,采取临时封航措施,禁止下航船舶通行。9月29日早上7时58分,桂平航道站在铜鼓滩三排石水域设置了临时封航标志,禁止下航船舶通行。同时,武宣分中心及时将事故情况及处置措施告知大藤峡船闸管理和调度部门,形成上下联动。
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多策并用助力通航
事故发生临近国庆、中秋假期,柳州航道养护中心为保障过往船舶安全通航,减少因事故造成船舶滞留,9月29日上午,柳州航道养护中心便派出工作组匆匆赶往事故现场。工作人员身着救生衣,在现场组织协调、积极配合海事部门处置事故工作。经与海事部门沟通商定,决定在大藤峡水利枢纽坝下水位28米及以上时,在黔江铜鼓滩航段开辟临时应急航道,设置担干石红标1座、灯笼石白标1座、上罗窑红标1座。临时应急航道开辟期间,主航道关闭,下航船舶吃水深度不得超过3.5米,禁止重载船舶上航。经疏导,大藤峡船闸上游滞留船舶进一步减少,有效疏导了上游滞留船舶。
奋战一线勇于担当,多方联动处置事故
10月3日,正直国庆假期,柳州航道养护中心主任易学强带队到大藤峡水利枢纽检查船闸调度运行情况。在与大藤峡船闸有关负责人就如何疏导船舶过闸及保障船舶航行安全进行商讨时,易学强要求船闸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临时应急航道的航道通告要求进行调度、运行,保持与航道、海事等部门的沟通,加强上游船闸待航船舶的锚泊管理,并向船主做好相关宣传工作。
第二天上午,柳州航道养护中心会同广西海事局、贵港海事局、打捞公司及事故船舶公司等部门到黔江铜鼓滩海损事故现场,现场了解、指导事故处置工作。经与海事部门协商决定,原开辟的临时应急航道继续开通,但对不同的水位情况和通航船舶的吃水深度、船舶长度做出进一步要求,要求船舶要严格按照航道通告航行。同时要求武宣分中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沟通及现场的监管,桂平航道站要加强对水位观察及对航标的巡查管理。
柳州航道养护中心、武宣分中心商讨海损事故处置措施
心系安全不放松,不遗余力保畅通
随着黔江上游来水量不断减少,因海损事故开辟的临时应急航道将面临关闭。为保障船舶安全通航,10月11日,柳州航道养护中心会同贵港海事局,对桂平北江大桥水位为25.8米及以下水位时的通航可行性开展研讨,达成了“保安全、保畅通、保稳定”的共识。一致建议关闭临时应急航道,恢复主航道通航,即撤铜鼓滩滩尾封航标志恢复上航通行,保持咸鱼石水域封航标志禁止下航通行;限制上航船舶为空载吃水且船长不大于50米,禁止重载船舶上航。
鉴于大藤峡水利枢纽下游水位呈下降趋势,临时应急航道不能满足通航要求,10月13日,柳州航道养护中心再次与海事部门会商,决定有条件的恢复主航道通航,并要求有关船舶加强瞭望,谨慎驾驶,按照现场标志通过。
事故发生以来,柳州航道养护中心多次发布航道通告,为有关单位和航行船舶服务。由于涉事船舶打捞难度大,导致打捞工作进展缓慢,截至10月16日清晨5时至下午16时点,大藤峡船闸待航船舶409艘,其中上航待航17艘,下航待航392艘。
随着封航时间延长,待航船舶数量将持续上升,社会压力也将加剧,只有尽快打捞事故船舶,多方联动尽快恢复通航,才能缓解通航各方压力,更好的服务水上航运事业。
目前,事故船舶打捞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