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二期工程(长洲枢纽至界首段)建设需要,梧州市西江大桥桥区航道实行半幅施工半幅通航,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至桂江河口实行分时段单向通航的水上交通管制,以及长洲船闸实行分时段单向调度船舶过闸的特别调度,致使航道及船闸通过能力受限,导致长洲枢纽航段船舶滞航。据统计,截至2020年10月30日上午8时,长洲船闸待闸船舶数为632艘,其中下航待闸船舶355艘,上航待闸船舶277艘。
目前,西江流域进入河道水位下降的枯水期,长洲水利枢纽下泄流量大幅下降,长洲坝下航道水深将降至3.5米及以下;与此同时,西江流域正处年底水路运输过闸的高峰期,长洲船闸报到船舶日均约500艘,超过实施特别调度以来的长洲船闸过闸能力,通航形势严峻。
梧州航道养护中心按照梧州市启动的西江黄金水道通航突发事件Ⅲ级(较大)应急响应的工作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一是强化水情监测和预报,为水运企业提供贴心服务。枯水期间对长洲坝下航道水位和水深实施24小时监测,当航道水深小于5米时,通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每隔一小时向社会揭示一次航道水深,积极引导企业和船舶业主根据实时航道水深合理配载,确保船舶航行安全。二是强化源头管理,保障船舶通航安全。根据长洲坝下航道实时水深情况,及时向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汇报航道水情信息,建议对航经长洲坝下航道的船舶采取限制船舶吃水深度的应急措施,协调各市港航管理部门,严格控制超航道水深配载吃水的船舶出港。三是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查处违法行为。联合海事、港航等部门持续开展对待闸船舶的联合执法,严肃查处船舶谎报瞒报船舶吃水等过闸违法行为,引导船舶业主遵纪守法,共同维护好长洲船闸和坝下航道的良好通航秩序。四是督促优化船闸调度,提高船舶过闸效率。督促船闸部门按航道部门揭示的实际水深精准实施船闸调度,确保过闸安全有序;同时,深挖船闸调度潜力,实行预调度约80艘上航船舶在长洲船闸下引航道靠船墩和临时锚泊地待闸,提高船舶航行和过闸效率。五是强化工程施工监管,确保施工与通航安全。成立贵梧3000吨级航道工程施工专项监管执法工作组,重点对长洲枢纽坝下24km航道进行监管,严肃查处以施工名义进行非法采砂的违法行为,整治不按施工方案要求施工、不按指定区域抛卸废碴等影响航道通航安全行为,确保西江黄金水道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