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顺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从那一刻起,脱贫攻坚的胜利篇章圆满翻页了,接下来,乡村振兴全新的篇章等待我们去谱写。
近日,自治区组织部《关于做好全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轮换工作通知》正式下发,这意味着乡村振兴的集结号已经吹响,脱贫攻坚“战士”们可以凯旋等待轮换。在这个过渡期,为了铺垫好乡村振兴基石,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帮扶村的工作队员们没有选择“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是继续主动埋头苦干、实干,为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持脱贫攻坚决战劲头,发挥脱贫攻坚精神,在驻村岗位上尽最后一份力,站好最后一班岗。
除了整理脱贫攻坚档案材料、总结工作经验和继续加强建档立卡困难户的跟踪等工作外,交通运输厅各帮扶村已将目光和行动向乡村振兴看齐,与村干一起实地勘察,因地制宜地制定乡村振兴阶段的发展计划规划,分阶段定好产业发展目标,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更好衔接。
佑洞村新貌
佑洞村,结合自身独特的自然条件,理出了一条开发休闲旅游的思路,重点开发新发现的一片米锥林和百香果产业,联手石围古村这一民俗文化景点,把游客吸引到村里来,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的振兴路子。第一书记吴建平感慨道,“估计是等不到新一批百香果飘香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还是会像一头负轭的黄牛,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
龙腾村第一书记谢优鸿跟踪监督脱贫户
龙腾村,紧抓罗城县在小长安镇建立的万头奶牛养殖基地的机遇,计划号召群众盘活村里大片荒地,大面积种植牧草,专供奶牛养殖基地;同时继续加强生态鱼养殖产业建设,目前已经开工进行提升,投入两万余元对200多亩的鱼塘进行清底、加固,完工后,将投放新一批鱼苗,继续打造、打响龙腾村生态鱼品牌,在乡村振兴阶段再创佳绩,助群众增收。
大同村产业、生活共用路施工现场
大同村,工作队员已经忙碌在加强基础建设的施工现场,一条420多米长,3.3米宽,利用深圳帮扶资金12.3万元修建的产业、生活共用路,正全面开工建设,为大同村乡村振兴铺好了“基石”。
泗岸村和剑江村都位于风景独特的剑江边,两个村的工作队员建立起旅游开发“联盟”,结合自身的特点,共同策划旅游开发,紧紧围绕绿水青山,打造出乡村振兴阶段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金山银山。
2020年,刚刚结束的脱贫攻坚冲锋号声,还在耳边回荡,2021年乡村振兴新时期的轮换集结号又响起。轮换工作完成之前,驻村工作队员们还在这块付出过青春、汗水,日夜拼搏的土地上奔忙,为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着最后一分力,站好最后一班岗,也在默默诉说对这块土地、对乡亲父老的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