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新闻

机构

政策

服务

互动

专题

港航云在线

    

用脱贫攻坚精神绘就乡村新画卷 ——记“全国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绩突出个人”吴建平

2021-05-11 11:14:06.0 1516次浏览

“既然选择铁,就要炼成钢!”这是吴建平写在驻村日记本上的话。吴建平自2018年3月担任罗城县东门镇佑洞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以决战决胜的姿态迎接脱贫攻坚这场“大考”,是他,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让佑洞村从脱贫攻坚的“后进村”变成了乡村振兴的“先行村”;是他,挥起致富的画笔,让一个贫困发生率高达70%的极度贫困村变成了全面摆脱贫困的宜居乡村乐土。

2018年以来,吴建平获得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表扬“2018年度自治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河池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2019年度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贡献奖”、全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脱贫攻坚记大功奖励、2020年度全区交通运输工作突出贡献个人、全国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绩突出个人。


图片1.png

 

不惧困难 逐项击破

佑洞村,是“十三五”规划中一个贫困发生率超过70%的深度贫困村,是罗城县五个极度贫困村之一,种地难、行路难、喝水难、用电难、通讯难、住房条件差。吴建平2018年刚到佑洞村的时候,村委没有厨房没有水,他和扶贫队员一日三餐吃方便面持续了半年之久,洗澡、漱口等日常生活用水都是拿桶去村民家提,用坏了几个热得快住的地方是村卫生室里面的业务房,回南天的时候床底都是冒着水泡,整个床底都是湿的。生活上的困难没有把他吓倒,他急流勇进带领驻村工作组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通过三年的艰苦奋战,逐步解决了村里的“五难”问题,工作组更是连续三年获得县里年度考核“优秀”等次。

工作上的难题他采取循序渐进的方针一项一项逐个击破。从机关单位到贫困村,从准时上下班变成了白加黑、五加二以及几乎没有上下班之分的工作机制,工作上的劳累与生活条件的艰辛丝毫没有动摇他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如易地扶贫搬迁,面对群众各种各样的顾虑,他一户户走访,一遍遍地宣传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一次又一次带村民到新房参观,因地制宜寻找解决方法。就如危房改造政策的落实,面对难啃的钉子户,千方百计动员,最终按时完成危房改造工作。他经历了各式各样的检查批评,但他在遭受挫折的时候并没有气馁,也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想方设法改进工作措施,最终他把脱贫攻坚材料整理成册的“金点子”得到全县推广,在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现场调研时得到高度评价。

图片3.png 

敢想敢干 勇于创新

吴建平主动出击,潜心探索脱贫致富道路,他开拓创新,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改写了佑洞村贫困历史,绘就了乡村美好蓝图。他制作了村情信息图册,利用自己标注的卫星影像图以及广西扶贫APP上的贫困户信息,制作出贫困户数据库,确保入户率达到100%,并且APP可以随时准确掌握贫困户情况,方便扶贫干部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项举措获得了县领导充分肯定,并作为“范本”在全县推广他带领大家新建了3 个肉牛养殖基地,以不同模式带动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探索了“一引二融三贷(带)”的发展模式,即以交通运输厅帮扶资金建设养殖基地基础设施和启动种牛养殖为引领,融合后盾单位帮扶资金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扩大养殖规模,通过“贷牛还牛”、“贷牛代养”、“带母还仔”的养殖模式发展壮大,贫困户可以通过土地出租、“粮改饲”、到基地务工等方式获益,实现贫困户和村集体共同受益他牵头建成了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实现带贫减贫,二次开发村集体经济他制作了脱贫攻坚作战图,为了广西138个挂牌作战村之一的佑洞村顺利脱贫摘帽,他探索制作了2020年未脱贫户动态监测表和“四大战役”作战图,尽可能把所有脱贫指标都直观的展示出来,此项做法得到全县的推广,获得了求是网的专题报道他新建了罗城县第一家扶贫爱心超市,通过积分兑换“爱心超市”生活用品的方式,提升村民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参与度。他新建了感恩文化广场,通过社会企业帮扶、后盾单位出资以及群众自筹把一个垃圾堆放点改造成了感恩文化广场,推动乡村文明建设他设立了佑洞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战指挥所,创建了全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点,为全县创建脱贫振兴“六好”示范村提供了样板。在吴建平的带领下,佑洞村走上了开拓创新、快速发展的脱贫之路。


 图片6.png

精准务实 补齐短板

吴建平以村为家、以民为亲,潜心研究佑洞村致贫原因,并采取措施抢抓机遇补齐短板。三年来,村里共新建了18条道路、9个饮水工程、12个自然屯电网改造工程和2座移动基站,113户享受危房改造政策。通过这些措施把佑洞村行路难、喝水难、用电难、通讯难、住房条件差等难点问题一项项全部解决。

在罗城县范围内,佑洞村是体现“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和脱贫攻坚成果最典型的一个村,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共97户,占整个镇约1/6,占整个县约1/30。上级也认为他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做得很务实、很有成效,具有代表性,他也因此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的专门采访。

三年来,在吴建平的带领下、全村的共同努力下,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发展生产脱贫28户、生态补偿脱贫47户、社会兜底保障脱贫125户427人,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全村适龄儿童无辍学现象。全村2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享受到脱贫攻坚各类政策,全部达到脱贫摘帽标准。他把满腔的热血和赤诚献给了贫困群众,他用爱心和责任点亮了脱贫攻坚的奋斗岁月。


图片8.png

上善若水,大爱无疆。这么一位抛舍都市繁华、扎根乡村热土、心系佑洞发展的驻村第一书记,对于家人,心里是有亏欠的。是啊!他在新婚后第二天上午就赶回佑洞村,因为心里放不下村民;他大年初二的晚饭也顾不上吃就赶往佑洞村,冲锋在抗疫一线中;甚至在他的妻子临盆生产之时,他仍在佑洞村为脱贫事业攻坚克难,不懈努力。他用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诠释人间大爱,书写了驻村第一书记的使命与担当。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这24字脱贫攻坚精神,吴建平用扶贫路上的实际行动努力践行着、发扬着、传承着。他,是绘就乡村新画卷的“神笔马良”;他,是脱贫攻坚这场战争的先锋猛将;他,是新时代交通精神的代言人!

 


搜索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