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是交通运输部水运“十三五”规划和自治区层面重点推进的工程项目,是实现西江黄金水道升级扩能的关键性工程,是广西深入实施“东融”、全面对接大湾区强有力的水路交通保障,也是实现广西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现代化水运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该项目二期工程施工河段地处西江航运干线通航咽喉和瓶颈段,通航密度极大,施工与通航矛盾突出,交通运输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均密切关注龙圩水道施工与通航安全问题并多次进行现场调研。目前,长洲水利枢纽待闸船舶每天都维持在400多艘,处于梧州市西江黄金水道通航突发事件Ⅳ级(一般)应急响应期间。
为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切实保障施工与通航安全,从2020年9月8日起,二期工程长洲水利枢纽坝下至桂江河口航段实施临时水上交通管制(半幅施工半幅通航以及分时段单向通航)。该措施有效地维护了该航段通航秩序,保障了通航与施工安全。各工程施工单位也紧紧抓住枯水期的有利施工条件以及水上交通管制的便利,加班加点推进工程建设,截至2021年4月20日,二期工程自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56081.93万元,占二期投资额49.76%,按期完成了工程建设目标进度要求。近期,二期工程主体工程落实相关工程环保措施,于4—7月期间全线停止施工,但部分施工区域尚未完成施工,长洲水利枢纽坝下至桂江河口航段部分航段达不到二级航道设计标准,出于通航安全考虑,暂时不能开放进行通航。
梧州航道养护中心党委领导班子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充分考虑到货物水路运输的巨大需求,就长洲水利枢纽坝下至桂江河口航段通航安全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利用停工期、丰水期,努力排除不利因素,采取相关保障措施,恢复该河段双向通航,改善和提升长洲坝下航道通过能力。一是配合工程指挥部督促施工船舶撤离施工区域,废碴处置施工船舶设施不得超出卸区范围影响航道通航安全;二是督促施工单位对影响通航安全的施工区域进行水深测量或硬式扫床,以确定航道通航水域水深情况以及可通航尺度;三是积极与相关部门、施工单位讨论,根据二期工程施工区域情况制定详细恢复双向通航实施方案;四是协调海事部门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协调长洲船闸落实具体调度方案;五是强化水位信息及航道水深信息发布等相关保障措施,确保通航船舶及时收悉最新航道信息。六是根据航道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航标数量及位置,切实保障通水水域安全可靠。
经过努力,施工河段长洲水利枢纽至桂江河口5月26日12时恢复双向通航。梧州航道养护中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切实践行了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 “学史力行”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党员干部践行初心、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