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航道理念,维护航道生态环境平衡,11月1日,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建设指挥部在贵港和桂平两地先后开展2022年度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活动邀请了贵港市农业农村局、桂平市农业农村局以及当地的水产技术专家、群众代表参加。
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分别选择在贵港市港南码头、桂平市渔政码头实施,各单位按照分工,有序开展鱼苗数量清点、称重、鱼体长度测量、数据统计等工作,随后将各种鱼苗放归河流。据悉,此次增殖放流活动共计放流草鱼、鲢鱼、长臀鮠、大刺鳅等15种鱼类约18.3万尾,总价值约30万元。
一直以来,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航道理念,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统筹协调航道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持续开展水土保持检测、水生生态环境监测、渔业资源监测、生态护岸工程、水生生态修复、渔业资源修复等多项环境监测和保护措施,切实推动航道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鉴于一期航道整治工程已于2021年实现交工并开始试运行,根据工程鱼类增殖放流实施方案,一期工程自2021年开始将连续6年每年投入30万元在项目区域实施鱼类增殖放流措施,共计投资180万元,今年已是第二年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