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2018年里,全区港航系统干部职工紧紧抓住水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运输服务提级增效、运输方式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着力破除水运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升水路运输能力、质量、效率、水平,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奋力构建广西新时代港航事业发展新格局。
抢抓机遇 谋划综合水运交通发展
2018年,自治区北部湾港口管理局继续抢抓建设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和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机遇,积极探索水运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格局、新方向、新举措。
期间,自治区北部湾港口管理局对标先进地区、先进港口,组织人员到江苏、浙江、天津、广东等发达地区学习研究、探索经验、更新观念,在运输能力、港口生产、服务效率等方面寻找差距,积极研究如何将水资源优势转化成为水运发展优势问题,提出了加快综合水运交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到基层单位、港航企业调研走访、破解难题、谋划发展。同时,积极谋篇布局,修编《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编制《广西北部湾港集疏运规划》,启动钦州港、北海港单港规划的修编工作,积极推进南宁港、来宾港、河池港、崇左港、贺州港等内河港口规划工作。
此外,自治区北部湾港口管理局注重对外交流合作,构建行业全方位开放新格局。2018年,北部湾港共引航8557艘船舶,同比增长4.9%。实现北部湾港—重庆班列和北部湾港—香港班轮“天天班”,北部湾港至香港班轮每周开行达8班;北部湾港至新加坡班轮实现每周2-3班常态化运行;新增外贸航线5条、内贸航线3条,“北部湾港—南非”直航航线开通,实现北部湾港至非洲远洋航线零的突破。
加强管理 促建设提运量
围绕2018年目标任务和港航建设“十三五”规划目标,自治区北部湾港口管理局加强项目建设组织领导,细化目标任务,加强前期工作,强化监督检查,狠抓项目开工竣工,并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加强工程全过程管理。2018年,全区水运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3.96亿元。全年水运基础设施续建项目26个,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防城港榕木江西港点1—6号泊位等5个项目实现开工,钦州港30万吨级油码头、来宾港合山港区合山市里兰旅游码头等项目建成交工;西江航运干线南宁至贵港Ⅱ级航道工程项目基本完成。
水运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的同时,运输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2018年,全区规模以上港口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5.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4.2%;全区船舶过闸实载货运量达到2.84亿吨,同比增幅达27%,其中,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首次突破亿吨,达1.32亿吨,同比增长达33.4%,与长江三峡船闸货运量(1.4亿吨)基本持平,达到国内一线船闸水平;全区累计完成客运量696.65万人、货运量3.01亿吨、货物周转量1590.64亿吨公里,分别为2017年的108.6%、106.1%和109.9%;全区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79亿吨,同比增长9.9%。
科技创新 推进水运绿色智能
2018年,自治区北部湾港口管理局继续推进港航信息化建设,制定《广西北部湾港口管理局信息化建设规定》,完善信息系统数据中心,对港口管理系统和水路运政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完成内河船舶辅助导航系统、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广西单项工程)项目一期工程、广西交通运输统计分析监测和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广西交通信息资源整合与运行监测服务系统完善工程建设,启动并基本完成北部湾港GIS岸线管理系统二期工程,加快构建北部湾港的岸线管理、港口现状、规划展示等大数据平台。
此外,自治区北部湾港口管理局积极推进港口船舶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工作,制定防治船舶污染水域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组织开展港口船舶污染防护专项治理活动,广西北部湾港和西江干线港口完成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建设投资9935.7万元,南宁港中心港区牛湾作业区、贵港港中心港区苏湾作业区、梧州港赤水码头等9个内河港区或码头已开工建设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设施;加强码头堆场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推进北部湾港和内河规模以上干散货码头堆场粉尘专项治理,并全面推进北部湾港、南宁港、贵港港、梧州港等主要港口大型煤炭、矿石堆场防风抑尘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