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新闻

机构

政策

服务

互动

专题

港航云在线

    

西江上的航标灯之三: 为贵港二线船闸下引航道配布航标保障船闸通航安全

2021-02-09 16:44:43.0 2777次浏览

2020年12月1日,西江航运干线上仅次于长洲水利枢纽的广西第二大船闸——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建成试通航。该船闸为内河3000吨级船闸,闸室有效尺度280米×34米×5.8米(长×宽×门槛水深),贵港航运枢纽的设计年单向通过总能力从原来的1200万吨提升到4300万吨,对于促进产业沿江聚集、吸引东部产业转移、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大工程建设背后,总是要一大批不同岗位不同职责分工的工作人员默默付出,共同努力建设而完成的,这其中也有航道航标养护工作者的辛苦付出。船闸施工阶段和试通航阶段必须借助助航标志来保障通航安全,确保施工通航两不误。根据相关工作安排,贵港航运枢纽一、二线船闸300多米的下引航道的施工期助航标志、试通航期助航标志代设置和代维护工作任务就落在了梧州航道养护中心贵港航道站工作人员的肩上。航标员们利利索索,鼓足干劲,安安全全地完成了航标配布任务,虽然任务艰巨,但是他们因能为这项惠民生增福祉的重大工程贡献力量而感到自豪。

航标员与测量员在定标位.jpg

 

施工阶段:协调增设标志  加强巡查维护

现有一线船闸下引航道处航道狭窄,只满足千吨级船舶单向单列通过。2017年5月,根据施工方案,在此处采用液压碎石的方式将靠船墩进行拆除然后重新建设,需要占用停靠段位置。为保障施工期间下引航道安全畅通和保证二线船闸的建设能够顺利推进,贵港航道站在一线船闸下引航道停泊段首尾两端适当位置增设了两座临时助航标志,以界定安全通航水域和施工危险区域的边界,引导船舶顺利通过施工区域。

航标员协助测量员用测量仪器对抛设好的标志进行位置信息核对.jpg

航标配布方案是否最佳,是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这两座施工临时助航标志经过一周的使用,航标员发现该设标方案存在一些不足。过闸船舶长度多在70米左右,而施工水域的直线长度有300米之长,这两座临时助航标志的间距也有300多米,这就容易导致部分过闸船舶在这段长距离航道发生偏航而进入施工区域或者继续选择在施工区域内的靠船墩上停靠候闸,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于是贵港航道站航标员积极主动地与施工方进行沟通协商,为保障通航安全建议在上述两座标志之间增设两座施工临时助航标志,以缩短标志间距,发挥更加安全可靠的助导航作用。经过加密配布助航标志,消除了过闸船舶有可能出现偏航或随意停靠的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了施工与通航的安全。

一线船闸下引航道靠船墩拆除后需搭建施工平台重新建造靠船墩,施工平台上的钻机排出的泥浆在压力、风力的作用下经常喷射到附近的临时助航标志上,使整座标志都布满了黄色的泥浆,影响有效发挥正确的助导航作用。为此,贵港航道站航标员每天上午出航都会对这四座临时助航标志进行全身清洁,包括对甲板面、标身、标顶、电池箱盖板、太阳能板进行擦洗,擦拭掉航标灯灯罩的泥浆,并检查灯器是否进水、闪光周期是否正确、线路是否正确可靠,确保了助航标志颜色鲜明、太阳能板供电正常、灯光明亮、通视效果良好,给船舶提供安全、可靠的航行引导,确保过闸船舶安全有序地通过施工区域。

到了洪水期,航段航道水文条件更为复杂,水流湍急,过闸船舶碰撞、撞翻助航标志的事情时有发生,同时也会因水位暴落而搁浅在施工平台上。为了解决这些标志维护难题,保障标志正常发挥作用、施工与通航能够同时进行而不受影响,航标员密切关注上游降雨量和水位信息,根据水位的涨落趋势及时调整标志系留缆绳的长度,保证每天上午、下午两次出航巡查,及时恢复失常标志,确保了施工安全和通航安全。

施工期间,该施工航段没有发生关于航道、航标的安全生产事故。

试通航阶段:默契配合  准确抛标

为保障2020年12月1日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首次试通航仪式顺利开展,11月29日下午,贵港航道站航标员与施工单位测量员联合对二线船闸下引航道的左侧停泊段进行航标定位和布设。由于该段尚未完成工程疏浚,部分区域水深不足一米,达不到通航标准。为防止过闸船舶偏航搁浅,航标员需要在二线船闸下引航道浅点区外围设置三座白色临时助航标志,以引导试通航的船舶安全通过。

抛设1#标志.jpg

此次设标难度大、精度要求高,位置偏差不得超过两米。下引航道内的水流相对平缓,当季刮北风,风向是从下游往上游刮,风速较大,这种情况下航标工作船操控性较差,如果临时助航标志的设置操作时间上慢半拍都将导致标志和工作船被吹往船闸口门区,然后得再次起锚重新抛设。为确保一次设标成功,工作人员个个都全神贯注、密切配合。在驾驶员驾驶航标工作船缓慢驶向预定标位的空挡时间中,几个航标员负责设标的前期准备工作,测量员负责通过测量仪器确定标位,及时给驾驶员发出信号,驾驶员根据信号操控工作船停下并尽量稳定住位置,然后航标员默契地配合,在船停的一刻,将80斤重的铁锚抛下,随后将航标艇拉至定位点,调整好缆绳,再前往适当位置抛下沉块将航标艇尾部固定,以防止风浪鼓动使标志漂移发挥不了助航作用而影响通航安全。设置每座标志都重复以上操作,完成三座航标抛设花了整整两个小时的时间,比平常的航标抛设难度更大、耗时更长。

首次试通航仪式备受社会关注。当试通航顺利结束后,航标员又默默地前往二线船闸下引航道将这三座标志起锚撤回,让出空间给施工方进行工程疏浚,待第二、第三次试通航仪式开始又继续开展标志设置工作。

航标员们干一行精一行,用精湛的业务素养和辛勤的劳动为保障贵港二线船闸试通航仪式顺利开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通航环境。

配布好的2#、3#标志。.jpg

后记:梧州航道养护中心贵港航道站7名航标员,辖区航道48.3公里需要维护的示位标共有23座以及水上侧面标53座,日常要做好设标调标,巡航检查及时恢复失常标志等工作,保证航标灯正常发挥助导航作用,保障船舶安全航行。2017年以来他们又承担了贵港航运枢纽一线、二线船闸下引航道临时航标维护管理工作。而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2018年年底开始施工建设,贵港航道站辖区是其中的整治航段,辖区航段内增设了不少施工助航标志。为保障通航与施工安全,航标员责任重,压力大,但他们一如既往地弘扬着“点燃自己、照亮他人”的航标灯精神勇往直前,为加快推进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为服务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为建设交通强区,加快实现交通强国的中国梦默默奋斗。

搜索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