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近年来,在后盾单位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和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的协调指导和大力帮扶下,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金堂村深化党建引领,注重精准施策,多渠道发力,持续“输血”促“造血”,脱贫户收入从2020年12669元增长到2022年14575元,增长了15%,村集体经济呈多元化蓬勃发展,乡村振兴工作铺就出一条“幸福路”。
金堂村委向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赠送锦旗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陆晓明代表厅接受赠旗
深化党建引领,拓宽“致富路”。以常态化党建为抓手,坚决落实好“三会一课”、党员积分管理等制度。后盾单位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支持10万元资金建设党建宣传阵地,让党的话语时刻陪伴我们左右,有效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聚力政策落实,推动惠民政策应享尽享。驻村工作队员充分发扬交通青年“开路先锋”精神,动员党员每个星期带头整理好自己的屋前屋后,为本村人居环境改善做出示范表率,努力打造一支能战斗、为群众的党员队伍。通过本地企业赞助,从2021年开始举办“妇女文艺”演出,以文化凝聚人心。争取到桂林市乡村振兴局第一个积分制管理试点村机会,以更具操作性的举措鼓励本村脱贫户发展。2021年12月,金堂村获得“桂林市文明村”称号。2022年入选桂林市乡村振兴集成示范村建设目录。
金堂村委给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赠送锦旗
村民给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驻村队员赠送锦旗
抓牢项目建设,下好“振兴棋”。锚定项目建设,有计划分步攻坚,以硬件提升带动整村发展。一是啃下项目建设“硬骨头”。整合统筹资金,在后盾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积极争取到项目投资 690万元,对7个山塘水库进行加固,维修4.7公里产业水渠防渗漏,使得800亩旱田变成水田,由过去种植一季稻变成能种二季稻,1200亩柑橘基地得到水源保障;修筑161米湘江拦水坝一座;稳定龙船埠自然村生生产用水,修建产业路3公里,村村通道路2公里,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二是发挥资源优势“硬实力”。金堂村融入县域大规划大发展计划,金堂沿江两个屯的水美乡村建设和沿江四个屯的污水集中处理项目正在设计当中。在后盾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湘江战役纪念园到金堂大桥7公里道路扩建已获规划立项。三是打造基础设施“硬通货”。修缮公益建筑设施,向全州县民政局争取8万元对村养老院维修加固、厕所改造。实施村屯道路修复,向市、县两级政府及后盾单位争取25万元资金,清除15米道路塌方的安全隐患,做好 1.2公里的村屯道路硬化,解决村民的出行困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支持30万元,规划金堂村亮化工程,安装路灯50盏,建造安装产业水泵系统,方便村民生产生活,桂林船舶检验中心支持10万元建设村容村貌,打造金堂村生态宜居试点。
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王永兴与第一书记、脱贫户共同制定帮扶增收计划
谋划产业发展,种好“增收田”。因村施策寻思路,不断拓宽增收路径。巩固传统种植养殖产业项目平稳发展。种植业方面,每年邀请全州县农业技术专家到村培训 2 次,每季度组织村内种植户座谈交流提升技术,最大限度保障村民种植的1200亩柑橘稳收增收。养殖业方面,积极与回收企业沟通,将单一品种养殖模式转变为菜鸭、蛋鸭共养模式,降低产业风险,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探索挖掘新的产业项目。倡导金堂村集体养牛场引进26头肉牛牛仔养殖,2022 年第一批肉牛即将出栏,以出租+分红的方式,每年可为村集体收入增加5万元。带领村“两委”以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方式投资40万元入股全州盛源公司建造厂房,每年预计为集体增收3.2万元,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保值增值。
在柑橘产业基地帮助脱贫户采摘柑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