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2024年全区港航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和全区交通运输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全面总结2023年水运工作,深刻分析研判形势任务,系统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主任胡华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谢殿武主持。
胡华平充分肯定2023年全区港航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他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广西水运高质量发展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一年。全区港航系统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平陆运河和高水平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为牵引,落细落实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一揽子政策措施,广西水运实现了由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完成了一系列任务,达成了一系列目标,实现了一系列突破。
一世纪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已初显雏形。平陆运河开工累计完成投资约240亿元,开挖土石方超1.5亿立方米,马道、企石、青年枢纽一期工程提前完工,青年枢纽泄洪闸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并实现通水目标,首座保通桥顺利合拢,广西水运实现通江达海指日可待。
二保通促稳创造了“五大历史新高”。广西北部湾港实现历史性量级新跨越,年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实现4.4亿吨、802.2万标箱“双突破”,增速均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第一,集装箱航线新增10条、累计开通76条。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突破9000列,同比增长8.6%,比2017年的178列增长50多倍。长洲船闸刷新运行以来历史纪录,累计过货量达18361.94万吨,同比增长18.25%。大藤峡船闸年过货量首次突破4000万吨,达4082.19万吨,同比增长80.74%。年引航船舶创历史新高,达11284艘次。
三提能促效填补了“五块技术空白”。右江航道整治工程(两省界—百色)航道信息化率先进入广西内河航标遥测定位厘米级时代。建成区内首个集监测、预警、服务、应急联动功能为一体的海洋气象智慧预警服务平台。北部湾港综合调度系统首次实现“一站式”服务,推动工作效率整体提升20%。研究船闸提质增效新路径,创新打出船舶过闸积分管理办法、组建挖潜增效工作专班等“组合拳”,助力解决长洲、大藤峡船闸枯水期“通而不畅”堵点问题。船舶检验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实现历史性突破,实施甲板客渡船滚装运输三轮摩托车试点、专业型赶海客渡船研究、内河小型商船及渔船检验优化试点工作,填补了客渡船装载三轮车技术空白,实现了赶海客渡船从无到有的突破,创新推出内河渔船推荐船型结束了广西内河渔船无序私建的历史,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充分肯定。
四创先争优取得了“五项全国荣誉”。2支参赛队伍在第二届全国船舶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中荣获国内海洋渔船组团体二等奖(位列全国前三)、国内运输河船组团体三等奖(位列全国前四)。钦州引航站荣获交通运输部“最美港航人”荣誉称号。港航系统三个作品获“我是新时代交通人——第二届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好故事宣讲比赛” 优秀交通故事奖。9个党建创新案例进入中国交通报第二届交通运输行业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占全区交通运输行业入选案例的三分之二。贵港市渔监船检站荣获全国小型船舶检验及其监督管理优化试点先进集体。
胡华平对2023年高质量完成的九项重点任务也给与了肯定。
聚力以学促干谋求突破,主题教育实效赋能港航高质量发展。
聚力统筹定向全域发展,现代化水运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日趋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实现新跨越,新增生产性泊位25个,全区万吨级以上泊位达117个,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达3.52亿吨;内河港口新增千吨级以上泊位7个,全区千吨级以上泊位达177个,内河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达1.35亿吨。全区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5871.8公里,其中1000吨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1213.5公里。水运项目建设获得新成效,全年实施水运项目共计64个,累计完成投资332.07亿元,同比增长76.15%。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左江山秀船闸扩能工程等项目均按计划如期完成年度投资目标,续建项目取得标志性新进展。20万吨级的钦州港大榄坪南作业区9号10号全自动化集装箱泊位工程、贵港港中心港区广西郁江港务有限公司码头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有效夯实发展基础。
聚力高水平开放合作促发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向上进阶。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推进铁路和水(海)运优势互补,开行首趟“中越老”农资产品跨境多式联运班列,陆续开通运营重庆、四川等17条海铁联运班列线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行突破3万列,服务通达范围已增至全国18省70市144站,货物流向通达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73个港口,与中欧班列、长江航运、西江航运有效衔接,形成西部地区连通全球最便捷的物流通道和综合运输枢纽,区域对外开放的新门户。加快构筑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大通道,促进北部湾和粤港澳大湾区货源双向对流、产能互补,推进“两湾”深度联动,激发“1+1>2”的澎湃能量。
聚力服务提质增效升级,打造人民满意水运答卷“有厚度”。全力激发水运市场新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指导行业市场主体用足用好现有纾困政策,严格落实减税降费,全年累计减轻企业负担8532.47万元,其中货物港务费5841.12万元,航行国内航线船舶拖轮费930.29万元,引航费1761.06万元。全力开展航道养护管理和保畅通保民生工作,全年航道通航保证率达100%、航标维护正常率达100%,无航道航标责任事故发生。实施电煤优先过闸,2023年落实电煤急运船舶优先过闸1398艘次,累计优先过闸电煤456.74万吨。全力推进挖潜提效大幅提升过闸效率,对大藤峡、长洲船闸枯水期“通而不畅”的堵点问题,充分发挥广西内河船闸通航突发事件应急协调工作机制作用。组织和参与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通过能力挖潜提效工作专班,派出精干力量驻点办公,落实保通保畅工作任务成效显著。全力推进船检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全力做好重点船舶、重点货种保障服务。规范高效开展水运项目基础性技术工作。
聚力稳步提升行业治理能效,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彰显成效。深化法治港航建设,深化航道资源保护,深化标准船型升级,深化推进市县级渔船检验机构改革,深化单位内部控制。
聚力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绿色智慧港航建设展现蓬勃气象。高效能构建科技创新体系,高质量推进智慧港航建设,高水平推进绿色港航发展。
聚力筑牢行业安全防线,港航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严格落实“三个绝对不能放松”,以坚决态度、严格要求、扎实举措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确保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聚力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为港航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障。
聚力扎实做好宣传和人才培养工作,干事创业内生动力持续高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强干部人才队伍,为广西水运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思想保证和良好舆论氛围。
胡华平强调,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攻坚之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探索构建可持续交通体系的开局之年。全区港航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扎实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交通运输部和全区交通运输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硬道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为美好愿景,聚焦一体化融合、品质化提升、智能化迭代、绿色化转型,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着力航道建设再高等、港口枢纽再高能、水路运输再高效、智慧绿色再高质、安全治理再高标、清廉港航再高位,推动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水运发展体系,为加快建设壮美广西、构建全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提供强有力水运支撑。
一在发展布局上再谋深。进一步强化水运大通道、港口主枢纽的功能,聚力与东盟共挽、与大湾区相融,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继续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平陆运河全线建设,助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积极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持续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现代物流发展、保障经济安全、服务高水平开放等方面发挥先导作用;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加快推动“十四五”新增项目落地;围绕提升“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中的水路大通道能力,坚持重大项目实施带动投资有效增长,聚力“一纵一横、六干三支”内河航道体系构建,加快沿海和内河港口码头改建扩建工作,持续保持水运工程投资高位运行。
二在项目建设上再聚焦。聚焦“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目标任务,紧紧围绕把广西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等战略要求,加快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为全面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三在服务效能上再提质。进一步强化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提高引航服务质量、优化航道养护管理、提升船舶检验质量管理、实化“阳光引航”、细化内河集装箱班轮运输。
四在创新升级上再加快。持续加强创新联合体的建设和团队建设,加快“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数字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和运行,推动大连海事大学南宁研究院落地建设。推动北部湾港绿色港口和“零碳”码头建设,争创数字港航标杆,提升船检数字化水平,打造船检云在线服务品牌。
五在安全防范上再创优。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坚持统筹谋划抓好“自己安全、工具安全、行为安全、对象安全”四个维度行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综合督办手段,完善安全治理模式。抓好应急保障,筑牢水运安全防线。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六在行业治理上再跃升。强化齐抓共管,开展非法码头专项整治,持续推进市县级渔船检验机构改革,提高内部控制管理质量和水平,推动信用港航建设。
七在清廉港航上再发力。突出政治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会上,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船闸运营管理分公司、来宾至桂平2000吨级航道工程建设指挥部、广西新港湾工程有限公司、北海新绎游船有限公司、贵港市港航发展中心、南宁航道养护中心有关负责人依次作工作经验交流发言。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相关处室,广西海事局、珠江航务管理局广西办事处、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西江局、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各市交通及港航部门,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十多家水运建设经营企业,中心机关各处室、各分局、直属各单位等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