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地处西江航运干线中游,是广西地区性重要港口“三主四重”港口城市。贵港航道站,就坐落于这座城市中享有“华南地区第一内河港口”之称的贵港港区,是梧州航道养护中心辖区最上游的窗口站点,管理里程48.3公里。辖区内有众多大型港口码头,水运十分繁忙。航道畅通、船舶安全往来,靠的就是给船舶指航引路的航标。因此,贵港航道站辖区的航道航标维护管理工作相当重要,也极具挑战性。
贵港航道站站房作为贵港至梧州2000吨级航道整治工程配套设施,建成于2016年,站内有2.755亩地的花园,鸟语花香,干净整洁,环境优雅;共有7个航标员,他们都具备航标设置、调整、检查、保养和维护等技能,以及熟练掌握船舶驾驶和船舶机械设备的检修。这些可爱可敬的航标员在这个航道站有着别样的一年四季。
春:辛勤的园丁
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植被疯狂生长,杂草和树木都茂盛起来,辖区23座示位标四周竹木和杂草需要及时清除,确保无竹木遮挡,标志作用有效,进而保证船舶航行安全;站内的绿化带也需要修剪,以此保证站容站貌整洁美观。这时的航标员就是“园丁”,修剪绿化带,除杂草,砍竹木,就是从春季开始的。
站里有一台割草机,马力不足且极其笨重,在凹凸不平的草坪上,干起活来既费劲又会将草屑喷向操作者。聪明的航标员在割草机的正前方系上一根尼龙绳,工作人员就在正前方牵引,这样既解决了动力不足的问题又避免被草屑“攻击”的苦恼。
然而,到辖区江边23座示位标清理竹木杂草又不一样了,那是“野战”。示位标四周的竹木杂草长得特别有“野性”,随地而生,随坡而长,甚是葱茂,稍微迟缓就长得又高又大,因此,清理起来会特别费力。所以,在万物疯长的春天,“园丁”们必须趁早清除它们,并且次数要比其他季节多。
夏:水上救急员
夏季汛期来临,台风和雨水是“常客”。即使在风平浪静的日子,水流所产生的推力都是无法估量的,加上漂浮物对缆绳的负重和摩擦,因断缆导致侧面标漂移时有发生,就更不要说汛期,水位暴涨和台风等对侧面标都是极大的考验。一旦航标发生失常必须及时恢复,这时的航标员就是妥妥的“水上救急员”。
贵港船闸下引航道的标志(正在施工的二线船闸所抛设的施工区助航标志)是最难维护的。这个位置属于港区,航道狭窄,水流复杂,有回流现象。进入洪水期,标志极易被船舶碰撞或漂移失常,有时候一天就要进行多次标志恢复工作。遇到标志因碰撞过猛而发生翻转,底面朝天这种情况时,就更麻烦了。因为翻转笨重的标艇,既是力气活,也是考验技巧的活。航标员需要趴在工作船甲板上将缆绳系入浸泡在水里的标艇一侧护栏上(有时还得冒险下水去系),然后牵拉着缆绳跨过标底将其另一端系于工作船的尾部系缆桩上,工作船缓缓调整好方向同时将缆绳拉直,接着缓缓加速拉动侧翻的航标艇。在拉动的过程中,缆绳作用于航标艇远侧,水的阻力在航标艇近侧,艇体在阻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下沿着艇体纵向翻转180°才能恢复正面朝上。假如工作船航行方向和速度不当,又或者缆绳系绑的位置不合适,都会使航标艇无法顺利地翻转过来。所以有时需要航标员反复进行2至3次的调整拉动,才能成功。航标艇翻转正常后,航标员需要将标志拖行至原来位置进行重新抛设,之后还得检查标顶、标身的完好程度,同时对灯器、电池、遥控遥测终端等设备进行详细检查,无法正常工作的设备还需要更换。如果出现标顶、标身发生严重变形,就得使用备用航标艇进行更换。
贵港船闸下引航道顺岸搭建了一些施工平台,当洪水降下来转为中洪水时,这些施工平台有可能会造成标志搁浅。发生这样的情况,对施工方和通航船舶,都是很大的安全隐患。因而,如何避免出现这种事情,对航标员又是一大挑战。航标员必须随时查看航标远程监控系统,掌握标志实时状态和水位动态,半点松懈不得。这时,他们不得不取消所有休假,全天候、全时段处于待命状态,无论是吃着饭、洗着澡还是在半夜酣睡,只要接到标志异常的紧急通知,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前往事查看和恢复标志。然而最糟糕的情况是多个标志漂移失常,“水上救急员”依然要按规章操作,一个一个去处置,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加快进度,尽早恢复失常标志,确保航标正常、航道畅通。
秋:走心的清理工
汛期过后,示位标登岸码头和便道会覆盖有一层很厚的淤泥,航标员要进行一次整体的冲淤工作,并检查受洪水影响后的示位标基础以及塔身标体的情况,除去侧面标缆绳缠绕的垃圾,排查隐患。
对示位标的检查,需要爬到7.5米高的灯塔上,对灯器、线路、终端、太阳能板、电源电池等进行检查和保养,并对失常或存在隐患的器材进行更换。部分示位标的电池箱经常还有鸟、老鼠、马蜂的筑巢垒窝,作为繁衍地,为了线路不受影响,唯有小心翼翼地将它们驱赶。对于侧面标,也需要对标体进行清洗,检查标位、系留设备、电池电源、灯器、闪光周期,探测标边水深等,确保标位准确、颜色鲜明。而这些工作十分琐碎,都是需要走心去做,来不得半点马虎。
冬:憨厚的搬运工
进入冬季,就迎来了郁江的枯水期。这时,航标员要对浅滩航道进行软式或硬式扫床和水深探测等工作,收集基础资料,为航道疏浚和航标配布提供数据。
广西的冬季雨雾特别的多,终端、灯器很容易受潮,使线路短路或电子元件氧化腐蚀,阳光不足,又会导致太阳能电源充电不足。为避免标志因电量不足而发生电源欠压或灯器控制器异常,这时航标员就成了憨厚的“搬运工”,三天两头往返那满是泥泞的路,靠人力扛着几十斤的电池回站点进行充电。
这就是航标员最具体的航标维护工作,这是个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所以航标员基本上是汉子,鲜有女子。他们一年四季、不分昼夜地忙着。无论是园丁、救急员、清洁工还是搬运工,样样都是苦力活。工作虽苦,乐在其中!他们定位自己的工作是游山玩水,亲近大自然的赏景观光,是锻炼身体拥有腹肌身材的途径。清晨巡航巧遇初升的太阳;夜幕降临之时,在辖区的尽头与夕阳作伴。
他们收入不高,却热情依旧,那是责任使然;他们热爱航道事业,期待未来,那是梦想使然!如今,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建设已全线开工,辖区内增设了不少施工助航标志,为同时保障通航与施工安全,他们的责任更重,压力更大了。贵港航道站的航标员们将一如既往,弘扬着“点燃自己、照亮他人”的航标灯精神勇往直前,为加快推进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为服务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为建设交通强区,加快实现交通强国的中国梦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