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新闻

机构

政策

服务

互动

专题

港航云在线

    

【扶贫攻坚】初到罗城

2020-07-08 17:45:34.0 1931次浏览

初到罗城,我感受到了一种气质,领悟了一份情意,坚定了一份决心。

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的一名职工,我志愿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参加扶贫工作,为祖国繁荣,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共同富裕,尽一份力,兑现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也许,这也是每个投身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逆行者”的赤子之心,爱国之情。


微信图片_20200708163532.jpg


那份气质

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作为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直属单位,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共向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定点扶贫县罗城选派7名扶贫工作队员,其中老队员5名,包括一名工作队长,一名驻村第一书记,3名驻村工作队员。我是今年4月份到罗城县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助理的。到罗城报到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决战脱贫攻坚的战斗氛围所包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全国重点贫困县之一,全县目前还有19个贫困村,2315户6509贫困人口尚未实现脱贫摘帽。这组数据,深深印在每一个到罗城参加扶贫工作的队员心中,扶贫队员看到这组数据,犹如在战壕中紧握钢枪怒视着前方敌人的战士,那灼热的目光都带着杀伤。

几次来到脱贫攻坚第一线,深入与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面对面交流,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感触颇多。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身上那份气质,让我感触颇深,这种气质是干练、坚定、自信和果决的融合。初步了解了他们所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我逐渐明白了这种气质的由来,当一个人长期对生活、工作和家庭等各方面压力,经过了无数次艰难抉择、同时还要完成非常量的工作,还能依旧立而不倒,心怀脱贫攻坚决战的胜利渴望,那他就拥有了仰首直视一切挑战的傲气,这种傲气传递出来便是攻坚“战士”的那份独特气质。第一书记带领工作队员,完成了脱贫攻坚中最重要的部分,实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发并发展扶贫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失败到成功,他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是自己的健康,他们真正实践了“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的奉献、创业精神。

情意流露·不舍

刚到罗城,刚好遇上几个驻村第一书记轮换,他们已经在这里奋战了两年,如今任期已满,是功成身退的时候了,更何况这两年在家庭中的缺席,也应该好好弥补一下。返回原单位前夕,组织了一次欢送宴。气氛很热闹,不是酒过三巡后那种乱轰轰的热闹,而是聊得很热闹,大家都好像有说不完的话,特别是即将轮换回家的第一书记,与平时驻村的他们判若两人,此刻他们眼神中交织着回家的喜悦和对昔日“战友”的不舍,仿佛担心以后这样的聊天越来越少,只能用无尽的话语掩饰内心地不舍。这让我想起军人退武时的幕幕画面,是啊,这一别,往日带领队员走村入户,一起生活,同克难关的日子将一去不返;这一别,曾经当作亲人来帮扶的村民,不知何时再相见;这一别,村口那条每次入户都前来迎驾的小黑狗,会不会每日在村口守望。罗城,这个他们曾为之奋斗,挥洒过汗与泪,奉献过青春的地方,会让他们魂牵梦绕地方,后会有期吗?

情意流露·乡亲

“与农户交流是一门艺术”,扶贫工作队长时常这样提醒新队员,学好这门“艺术”的关键,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农户当作自己的亲人,把脱贫攻坚当成自家的事,从农户的角度研究和思考,这也是一批批驻村工作队员在无数次入户,与农户同耕种、共商生产大计增加农户收入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经验。初到罗城,我被派去协助驻村队员入户排查,入户期间,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种“亲人”的“艺术”感,人与人之间相处是相互的,城市也好,农村也罢,都是如此。进门后,热情打个招呼,来一句中国式的寒暄“吃过了吗?”,让农户感受到你的真诚,你发自心底的善意,他们也会以最朴实的一面,真诚相待,当你要走的时候,他们会寒暄一句“吃碗粥再走吧”,这时你就被当作客人。如果帮他们解决困难时,从农户的角度研究和思考,为他们出谋划策,想他们之所想,拉着你的手极力挽留,一定要你“尝尝自家米酒”,这时他们已把你当作亲人,甚至是恩人。这也许就是“艺术”所在,是劳动人民最可爱的地方。

那份决心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志愿到罗城参加扶贫工作,我必将“趁年华”,为圆满完成收官之年既定目标竭尽所能。暂时放下家庭小责任,奔赴脱贫攻坚、共同富裕大决战;暂时离开血缘亲情,真心真情把贫困群众当亲人。作为港航系统的一员,我也必将,把点燃自己,照亮他人的“航标灯”精神,在决战战场上充分发扬,打出港航人特有的旗帜。初到罗城,我们背向家庭的温馨,以区港航发展中心为后盾,坚定向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总目标,将在决战“战场”打尽最后 “一发子弹”,流尽最后“一滴血”,携手罗城仫佬山乡父老,夺取脱贫攻坚最后胜利。

初到罗城,给我深刻体会到脱贫攻坚决战战场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驻村队员之间如同战友般的情意,驻村队员与农户之间亲人般的紧密。决胜脱贫攻坚,实现脱贫摘帽,需要每一位扶贫队员的真心付出,真诚相待,真情奉献;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更需要的是爱国之情,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情怀。

 


搜索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