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份以来,广西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全区江河来水量较历年同期总体偏少4成左右(自治区水文中心预测)。西江航运干线航道水位迅速下降,长洲枢纽坝下航道持续低水位运行,已出现40多天航道水位低于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和航道水深小于3.5米维护航道水深的情况。目前,长洲坝下航道水深仅仅维持在2.5米至3.0米,导致航经长洲船闸和坝下航道的船舶被限制吃水深度为2.5米以内。
2019年1至10月通过长洲船闸船舶核载量22366.91万吨、货运量12297.64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3.6%、14.9%。预计2019年全年货运量有望超过1.5亿吨,再创历史新高,预计可超过三峡船闸过货量,跃居全国第一。
为避免发生超航道实时水深的船舶在长洲坝下航道内触礁搁浅堵塞航道的事件,预防长洲船闸航段出现船舶滞航的情况,保障长洲船闸通航效率和长洲坝下航道通航安全畅通,梧州航道管理局多措并举:
一是严格限制船舶吃水深度,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严格按照自治区北部湾港口管理局通知要求,限制吃水深度超过2.5米的航经长洲船闸和坝下航道的船舶在长洲船闸报到过闸;并强化源头管理,协调各市港航管理部门,严格限制吃水深度超过2.5米以上的航经长洲船闸和长洲坝下航道的船舶出港;同时,根据长洲枢纽下泄流量和长洲坝下航道水深情况,每三天动态调整限制航经长洲船闸和长洲坝下航道的船舶吃水深度,确保通航安全和通航效率。目前,自严格管控以来,因采取的措施有效,虽正处于西江河道的枯水期和船舶运输的高峰期,但长洲船闸和长洲坝下航道通航安全有序,长洲坝下航道内船舶搁浅事故明显减少,长洲船闸日均报到过闸船舶超过500艘,未发生船舶滞航事件。
二是及时揭示航道水深,贴心服务水运企业。针对长洲坝下航道水位低于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特殊情况,对长洲坝下至界首瓶颈航段的航道水位和水深实施24小时监测,并每隔一小时揭示一次航道水深,同时通过“梧州航道”微信公众号推送至水运企业和船舶业主,为水运企业和船舶业主提供贴心服务。此外,根据长洲水电公司提供的未来三天长洲水利枢纽出库流量,通过水位流量分析,预判未来三天长洲坝下航道水深,为动态调整限制航经长洲船闸和长洲坝下航道的船舶吃水深度提供数据支撑。目前,“梧州航道”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超过4000户,推送的水深信息,日均关注和访问量超过3000次。
三是强化航道航标维护,保障航道安全畅通。对长洲枢纽坝下24km航道开展全覆盖硬式扫床及水下地形测量,依据扫测结果,调整优化标志配布,挖掘经济航道,进一步提高通过能力。同时,对长洲枢纽坝下航道的洗马滩、系龙洲、界首滩等重点滩段开展应急抢通疏浚,确保通航安全。目前,完成长洲坝下水下地形测量2.3km2,完成疏浚工程量约800m3。
四是加强待闸船舶现场联合执法,严厉查处违法行为。联合海事、港航等部门持续开展对待闸船舶的联合执法,严肃查处船舶超载、虚报谎报船舶吃水等违法行为,并将查处的违法船舶名单通报给各市的港航管理部门和船运企业,引导船舶业主遵纪守法,共同维护好长洲船闸和坝下航道的良好通航秩序。目前,共开展联合执法15次,出动执法人员35人次,查处违法行为7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