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 GANGJHANGZ FAZCANJ CUNGHSINH
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

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 CONZBWZ GENJYEN CUNGHSINH
广西壮族自治区船舶检验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行业动态
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建设长洲坝下航道整治物理模型 试验工作取得新进展
   文章来源:贵梧3000吨级航道工程建设指挥部  文章作者:严桂强 黎文学  发布日期:2020-04-21 17:15:18.0  浏览:2402次  

长洲坝下航道整治物理模型试验是为解决贵梧3000吨级航道工程二期工程设计、整治技术难题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工作大纲于今年1月通过专家组评审,并克服了受新冠疫情影响的种种困难,目前取得了新进展,已经完成定床物理模型建造,下阶段将进行定床和动床模型试验。


定床物理模型建造.jpg

定床物理模型建造

据悉,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二期工程从长洲水利枢纽坝下至梧州界首河段,共24千米主要存在龙圩水道、洗马滩、鸡笼洲、界首滩等4个滩险,受枢纽运行影响最显著的坝下河段。受长洲枢纽清水冲刷、广东段2000吨级和3000吨级航道整治、长洲三四线船闸引航道开挖、本河段航道整治和人工采砂等因素影响,枯水期航道水位降落显著,同时枢纽日调节关系,通航水流条件复杂此外沿线码头、桥梁、锚地工程对航道边界条件也产生了一些制约因素,使得本河段水沙条件及各种建设条件十分复杂,航道整治难度大,迫切需要在最新水文、地形等边界条件基础上,利用河工物理模型试验的手段对长洲坝下至界首段航道整治开展深入研究。

长洲坝下航道整治物理模型试验,主要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河床演变分析与重点碍航滩段河工物理模型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是工程河段演变的特点和规律;二是建立并验证长洲水利枢纽坝下航道整治物理模型,开展工程前水流特性试验,研究分析河段内滩险的碍航情况和特性,提出对滩险的整治原则;三是利用定床物理模型,研究航道整治设计方案的整治效果,分析设计方案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各类航道整治修改方案的整治效果,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比选方案;四是利用动床物理模型,研究典型水文年条件下比选方案航槽的稳定性问题,并进一步优化整治方案,提出航道整治推荐方案,分析推荐方案的通航水流条件和整治效果。

研究完成后,将指导长洲坝下航道整治施工的顺利实施、确保整治效果,同时可为长洲坝下段航道安全畅通及有可能扩建的长洲五六线船闸布置比选等做好技术储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支持: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最佳效果浏览器:IE11 最佳浏览分辨率: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