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航道养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调整航标。
4月12日,梧州航道养护中心对梧州西江大桥通航孔进行临时调整,由1#~2#桥墩通航孔(右通航孔)调整为2#~3#桥墩通航孔(左通航孔)。同时,对梧州西江大桥通航孔桥涵标、桥柱灯及上游和下游航道中部分侧面标位置进行相应调整。
据了解,在通航孔调整前,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二期工程梧州西江大桥桥区及其上游10OO米和下游5OO米范围的左幅航道已于3月底完成施工作业,达到3000吨级航道通航标准。梧州航道养护中心通过扫床摸底,该航段已达到换幅通航条件。经与海事部门沟通协调,该中心迅速响应,提前对外发布调整通航桥孔通告,公布了调整事项以及《梧州西江大桥航段临时航道助航标志配布示意图》等内容,告知广大船舶企业了解通航路线变化,以策安全。
为确保调整工作顺利开展,梧州航道养护中心组织航道科、航标科与龙圩航道站的工作人员,根据该航段的通航孔桥涵标、桥柱灯以及侧面浮标调整计划进行周密安排。当天上午9时许,气温直线飙升。工作人员冒着烈日,在航标船钢板上拔缆绳、撤标体、转移航标、系锚石、上绞关等一系列工作下来,职工们汗流浃背,身上的工作服甚至可以拧出水。本次通航桥孔标志调整仅用两个多小时便顺利完成,一座座航标被精准高效地抛设在指定位置,新调整的临时航道于4月12日中午12时如期正式启用。
梧州航道养护中心本次迅速调整通航桥孔,及时启用更优航道,有效提升西江大桥桥区航段通航安全保障水平。下一步,该中心将持续关注调标后的航道通行情况,继续优化航道,确保航道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