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西江黄金水道正处于汛期,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确保黄金水道的安全畅通是梧州航道人的重要任务。梧州航道养护中心桂平分中心各基层航道站围绕船舶设备、航标抛设等业务开展了自主强化培训,力保汛期航道安全畅通。
趸船作为航道站的“移动码头”,用于存放设备、船舶停靠。汛期水位变动大,趸船成为了重点“照顾”对象。江口航道站站长李焕华从业31年,对于趸船的配置情况,水位变动时起锚绞车的收放运作、锚绞车的检查和保养等有丰富经验,此次他组织站里年轻职工进行了专项培训,并分享自身的工作心得,让大家对趸船的操作及相关安全规范认识更加深刻。“通过这次业务培训学习,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技能,我将继续努力,传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港航精神,以饱满的姿态迎接汛期的挑战。”青年航标员廖毅年认真的说道。
对于投入使用不久的4124工作船,贵港航道站的工作人员深入研究了其船舶构造。持有甲类大管轮证书的航标员宋星运用专业知识带领大家结合4124工作船的船舶构造特点,针对船舶失去转舵动力的突发情况编写出临时应急操作方案,在桂平分中心掀起了一阵学习浪潮。
桂平枢纽坝下到大木根段是桂平航道站辖区范围,因为浅滩多、水流急,汛期时碰标、流标时常发生,桂平航道站围绕标志抛设开展了“强意识,明要求,提能力”主题培训,通过实践的方式强化设标、撤标过程中的安全意识、明确作业规范,进一步提升航标员的操作能力。安全、稳固、准确的恢复标志不仅是航标人的基本功更应该是航标人的“看家本领”。
与常规的航标灯不同,一体化航标灯把过去航标灯分散式组装结构的全部设备有机组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安装维护相对简洁的新型航标灯。贵梧3000吨级航道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施劲松针对一体化航标灯设备结构及拆卸等注意事项在滩头航道站开展一体化航标灯使用操作技能培训,并在辖区航标上进行了实操测试。通过课程与实践相结合,职工对灯器及终端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一体化航标灯的应用,将大幅减少职工航标维护时间,提高了航标维护管理效率。
梧州航道养护中心桂平分中心各基层航道站在自主培训方面下足功夫,以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不断积累的技能经验,力保安全度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