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至16日,经过4天的紧张验收工作,长洲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圆满完成下引航道应急抢通清淤扫床检验工作,标志着长洲枢纽三线四线船闸与主航道的“凸坎”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清淤完成后的长洲枢纽三线四线船闸下引航道水深与新建成的3000吨级高等级航道实现有效衔接,可满足更多重载船舶通航过闸,切实保障船闸下引航道的安全畅通,通过能力大幅提升。
此次应急抢通清淤工作于4月28日开始,6月16日完工,面积约30万平方米,清淤工程量累计约30.8万立方米。
长洲三线四线船闸下引航道清淤现场
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二期工程(长洲枢纽至梧州界首段)于2022年12月30日建成并开始试运行,通航条件随之得到极大改善。但由于长洲枢纽三线四线船闸下引航道与新建的主航道不相衔接,存在相差1米多的凸坎,对一些重载船舶安全过闸造成影响。
联合验收组在现场开展验收
为解决这个问题,梧州航道养护中心积极与各方沟通协调:一是开展长洲枢纽三线四线船闸下引航道水下地形测量工作,摸清引航道底高程现状,并将有关情况报告上级协调解决;二是积极参加长洲枢纽三线四线船闸下引航道应急抢通清淤工程协调会、施工方案审查,就优化施工工艺,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与船闸通航安全提出建议和意见;三是协调船闸运行单位优化调度,灵活调整调度方式,加强宣传,确保施工与通航安全;四是严格把关工程扫床检验,确保应急抢通清淤效果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