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 GANGJHANGZ FAZCANJ CUNGHSINH
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

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 CONZBWZ GENJYEN CUNGHSINH
广西壮族自治区船舶检验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行业动态
【壮美港航 向水而兴】系列之三——勇担使命守国门 乘风破浪护安畅
   文章来源:本站  文章作者:郑燕  发布日期:2023-12-29 08:55:21.0  浏览:999次  

勇担使命守国门 乘风破浪护安畅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港引航高质量发展综述



“slow ahead(慢速前进)!Stop engine(停车)!”


夜幕降临,华灯初照。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港防城港引航站(简称防城港引航站)一级引航员覃勇最后一声指令的下达,21万吨级新加坡籍散货船“比速一号”轮在四艘拖轮的拖带下,平稳停靠在广西钢铁集团码头20号泊位。


系紧缆绳、放下船梯……在港口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下,这艘巨轮的引航工作圆满结束。连续两小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覃勇这才脱下帽子,松了一口气,而当天后续的引航任务还排得满满的。


这次2小时的移泊引航,对于平时动辄六七小时,最长十几个小时的引航任务来说,简直是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随着港口越来越繁荣,外贸船舶越来越多,广西北部湾港62名引航员每天都在防城港、钦州、北海三个港区轮班24小时奔忙着。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防城港引航站安全引领各类中外船舶4068艘次,同比增长25%,其中10万吨级以上船舶1099艘次,同比增长24%;钦州引航站引航中外船舶4877艘次,同比增长约12.5%,其中,国际航线船舶4262艘次,同比增长约20.33%;北海引航站共计引航中外各类船舶1392艘次,同比增长19.18%。


作为维护国家主权和保障船舶、港口和设施安全的引航员,被称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是外籍船舶与港口的重要纽带。近年来,在广西港航发展中心(简称广西港航)的统筹引领下,广西北部湾港各引航站不断创新管理和服务,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展格局,主动扛起时代责任,为港航安全担当,为经济发展引航,助力广西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微信图片_20231229084213.jpg




创新机制 扩能提效保畅通

日前,广西北部湾港吊臂挥舞,车船往来,一片繁忙。


微信图片_20231229084220.jpg


近年来,随着广西北部湾港的高速发展,通航密度增大,船型逐年大型化。然而,由于广西北部湾港航道狭窄,通航环境复杂、潮流多变、航道长、船舶会遇频繁,难以满足越来越多的船舶及时靠港需求,制约着港口大发展。


“哪里有困难,我们就从哪里找出突破口!”广西北部湾港防城港引航站副站长韦孟昌说:“天然条件的制约,倒逼我们创新引航策略,尽最大可能争取时间,提高航道使用效率。”


针对广西北部湾港引航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广西港航积极应对,不断挖潜扩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着手研究如何扩大靠泊窗口期,最大限度释放引航资源。


“在过去,载重10万吨以上的超大型船舶的靠泊方式通常是直接靠泊,要求在平潮或退潮时靠泊,因此靠泊窗口期较短。”韦孟昌介绍,为了最大限度提升引航效率,他们因地制宜,创新采用超大型船舶“涨潮掉头靠泊”的引航方式,实现大船在涨潮期间靠泊,靠泊窗口时间从4小时扩大到6小时。


不仅如此,今年11月,防城港引航站在广西长科码头有限公司三号码头首次成功尝试夜航靠泊危化品船。在此基础上,该站结合多年危化品船舶日间航行安全靠泊经验,在经过专家论证后,形成《夜航操作规程》,并着手开展LNG船等危险等级更高的危化品船夜航相关研究工作,有力保障重点能源物资运输。


采访团了解到,随着钦州港东航道扩建一二期调整工程的实施,航道实现双向通行,港口生产更繁忙,来往船舶交通流更密集,引航难度也随之增大。


为此,钦州引航站及时推进集装箱船舶“套泊热接”引航常态化,实现了船舶一进一出“无缝衔接”。该引航作业模式实施后,不仅加快了码头和船舶周转效率,还大幅度提升了港口生产效益,有力地促进了港口外贸经济的发展、繁荣。2023年,钦州港集装箱船舶“套泊热接”引航764艘次,节省船舶在港用时936.27小时,大幅提高集装箱船保班率。


为从根本上保障引航安全、提高引航工作效率,广西港航还持续推进“智慧引航”调度系统建设,并在钦州、北海和防城港三地成功应用。利用智能引航导航系统、高精度的定位技术和先进的引航导航算法,为引航提供实时的气象、水文和航行警告信息,解决引航导航数据来源不安全、不稳定等问题,提升引航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为港航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引航服务。

微信图片_20231229084224.jpg



主动担当 应急处置破难题


今年7月,钦州引航站6名引航员历经7.5小时,将一座相当于占地6千平方米、20层楼高的“海上巨无霸”拖带19海里,进入中国船舶集团广西造船有限公司(简称中船广西)码头港池水域。这个巨无霸是中船广西负责升级改造的“雄程9号”多功能坐底式海上平台。


“‘雄程9号’是一个不规则的平台,在航道里风流压差很大,不容易控制,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再加上航道内有两个大转弯,通航环境复杂,引航挑战巨大。”负责此次引航工作的钦州引航站一级引航员陈勇回忆,这是钦州港有史以来第一次拖带该类型平台。


经过钦州引航站多部门十余天的讨论和多次修改完善方案,最终确定采用船头船尾分别两艘拖轮,船两旁各一艘拖轮的引航方案,并由6名引航员分别指挥拖轮。最终,“雄程9号”顺利抵达修船港池预定位置,平稳坐底。


“引航工作准时准确地完成,为我们后续的升级改造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节省了大量时间。”中船广西修船事业部副部长、船体屋修车间主任李培龙感激地表示。


成功引领“雄程9号”,是北部湾港引航人攻坚克难的缩影。“引航员的职责要求我们,遇到突发情况处变不惊,迎难而上,引领每一艘外轮安全平稳地进出港口。”防城港引航站安全技术科副科长、高级引航员蒋旷生说。


微信图片_20231229084229.jpg


据介绍,针对急、难、险、重的任务,防城港引航站成立“阳光引航”服务小组,以不畏艰难的精神敢挑战、勇担当,在创新突破上强作为,为保障民生物资、生产原材料畅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6月,满载着80900吨临港企业急需煤炭的塞浦路斯籍“诺帝卡”轮(船长225米,船宽32.26米,吃水14.8米)由于船舶螺旋桨故障,完全失去动力,无法正常航行,需拖带30海里到安全地带。然而,体量庞大的船身、航道的狭窄和当时多变的天气,给这次引航任务带来巨大挑战。


为减少船东、货主、码头企业的巨额经济损失,解决生产企业的用煤需求,保障重要民生物资运输畅通,防城港引航站迅速响应、科学研判,多方联动、快速部署,“阳光引航”服务小组冲锋在前、主动担当,选派以高级引航员梁院新为代表的5名技术精湛的引航员执行任务。


“调整入泊角度!”“拖轮准备!”……梁院新紧密关注海面动态,沉着指挥,随着一声声指令下达,船舶不断微调姿态。在克服众多不利因素,创新引航拖带方式,历经24小时的通力合作、分段引航,拖入港池,安全靠妥码头。


微信图片_20231229084232.png


据介绍,此举创造防城港开港以来引领拖带无动力船舶距离最长、吃水最深、载重吨最重、技术难度最大的纪录,不仅保障煤炭及时到港,解决了货主燃眉之急,还为希腊船东、货主、码头企业减少2000多万巨大经济损失,彰显了中国风范和中国力量。


迎万船来仪,送舟行天下。今年以来,安全引领北海港开港以来最大煤炭船“GENCO COMMODUS(康茂德)”轮;帮助突发主机故障、船舶无动力的“瓦塔”轮和“巴拿马西部”轮安全靠泊,化解险情;成功救助海上作业受伤昏迷渔民和安全送治海上急症船员,及时搭建“海上生命通道”……在优质的引航服务和精湛的引航技术加持下,广西北部湾港各引航站顺利完成一次次急难险重的引航任务,创造了一项项引航新纪录。


微信图片_20231229084237.jpg




降费减负 精准服务助企纾困

今年7月,上海欧禧海事咨询顾问有限公司将一面“精湛引航保安全 敬业奉献促发展”的锦旗送到防城港引航站,对其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引航服务,及时解决企业难题表示感谢。在荣誉墙上,这样的锦旗数不胜数。


微信图片_20231229084246.jpg

微信图片_20231229084250.jpg


一面面锦旗背后,承载北部湾港引航人“维护主权、保障安全、精心引领、服务港航”的担当和认真践行“保安全、降成本、保船期”的“阳光引航”服务承诺。


为提升引航保障能力,营造公平的引航服务环境,广西港航着力优化引航服务措施,对运输医疗防控物资、民生物资和粮食、能源、化肥等重点生产生活物资船舶,及集装箱运输船舶,实施优先引航、优先过闸、优先锚泊、优先靠离泊措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广西北部湾港各引航站印发《引航服务手册》,规范引航操作,公开引航收费。同时,启用广西数字一体化平台北部湾港综合调度系统,全面对接各口岸部门数据,实现全程无纸化操作公开透明。


今年1-11月份,,广西北部湾港优先引航粮食船舶535艘次,约4119万载重吨;引航电煤船舶1108艘次、7234.68万载重吨,LNG船舶126艘次,833.66万载重吨。保障港区粮食、煤炭、铁矿等重点民生物资和化工原材料的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畅通,助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持续深入推进“阳光引航”服务,对于港航企业来说,便是“及时雨”。


广西港航积极与港口码头、船舶代理公司等沟通协调,对调度系统调整优化,使其适应港口生产实际,为各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针对大型船舶进出港需要多艘拖轮协助作业的实际,实施“拖轮+引航员”的联合登轮服务模式,实现了快速、高效、精准的登轮引领服务。


“过去缺少科学的统筹安排,各业主码头常常需要向其他港口远程借调拖轮,费用很高。今年,通过广西港航对拖轮合理调度,以及我们对引航员合理排班,这种情况很少出现了,为企业减少了不小的成本负担。”韦孟昌说。为进一步帮助企业减负,广西港航实施引航(移泊)收费标准减免政策,各引航站免收非基本港引航附加费,外贸集装箱船统一减免收超引费、节假日和夜班引航费。


今年以来,钦州港为企业减免引航(移泊)费2181.89万元,占按减负前标准收取的37.69 %,其中为集装箱班轮减免661.68万元,占按减负前标准收取的47.7%,为散货船减负1520.21万元;北海港为引航服务对象减负662.91万元,实现了自执行降费政策以来的最高纪录;防城港为企业减负引航费1081.68万元,实现了引航零事故、引航服务满意度100%。



担当实干 建设一流引航队伍

“引航工作具有高技术、高风险、高强度的特性,工作时间没有规律,要求引航员全天候待命。”钦州引航站站长苏毅说,在接到引航任务后,引航员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应急预案。船舶计划进港时,引航员要背上沉甸甸的工作装备,乘坐数小时拖轮登上大船,全程高度集中精神,指挥操纵船舶进港并靠泊码头。


微信图片_20231229084255.jpg


据介绍,广西北部湾港引航平均时长为6小时,遇到急难险重的情况,时间会更长,这对引航员的技术、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因此,成为一名引航员需要多年的航海经验作为基础,培养周期长达十余年。


臧泽铭是钦州引航站的一级引航员,在成为引航员之前,他已经是一名拥有丰富远洋航海经验的大副。2016年加入钦州引航站后,他又从助理引航员做起,3年后成为三级引航员,才获得独立引航的资格。


“引航员这个职业的容错率很低,刚来引航站时,我的师傅就告诉我,对于引航员来说,只有100分和0分的引航任务,每次都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臧泽铭说。


目前,广西北部湾港钦州、北海、防城港引航站共有持证引航员62名,其中高级引航员16名,一级引航员25名。为了进一步提升引航队伍的建设,加快培养专业的引航人才,除了“传帮带”的言传身教外,北部湾港引航站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采用“不固定跟船”培养模式:助理引航员可以根据当日排班计划,自由选择跟船学习的“师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引航员的主观能动性,也为引航员的快速成长提供更大的空间。


“之所以不采取‘一对一’带教模式,是基于老引航员们在应对紧急状况时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不固定‘师父’,有利于新引航员尽快传承超大型油轮、大型集装箱船等船舶不同情况下的引航经验,为应对港口快速发展和船舶日益大型化的引航需求做好准备。”防城港引航站高级引航员梁军说。


在广西北部湾港各引航站的努力下,引航员的人才引进、培育、发展机制更加顺畅有效:成立“引航青年先锋队”,为年轻引航员提供更多锻炼的平台;推行“向海图强专项行动”,设置相关激励措施,鼓励引航员扩水域交流学习和晋升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引航技术,优化引航员结构;针对引航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堵点淤点难点问题形成课题,并与科研机构和码头签订共建协议,联合开展了仿真模拟试验研究;积极统筹未来人才的储备及培养,为引航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朝着“以高质量人才工作促进一流引航站建设”的目标,广西北部湾港各引航站正阔步向前!



他们,直面困难不断超越自我


引航员,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瞬息万变的潮流、复杂的航道、庞大的船体……这些都可能成为威胁引航安全的“拦路虎”。但对他们来说,困难不是绊脚石,而是不断自我超越的机遇。


建港之初,广西北部湾港的天然条件差,通航环境复杂,那时,引航员们常常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为了保障引航工作安全进行,他们在一次次的引航中熟悉港域的特点,收集潮汐、气象、航道、水流、码头资料,和航道变迁、小型船舶活动规律,不断超越复杂环境带来的挑战。这些经验,也被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随着广西北部湾港的加快发展,通航密度的增大,靠港船舶大型化、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成为引航员们要攻破的新难题。


“港口发展在超越,我们也要不断超越,和港口一同成长!”这是采访时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他们不断学习更新引航知识、钻研引航技术,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难题。


“我们的引航员成长非常快,因为常常需要面对新的环境,迎接新的挑战。”这句话的背后,我们看到了百炼成钢的努力和艰辛。365天、24小时待命,万家团圆时刻依然坚守在引航第一线,对他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作为普通人,他们也许会畏惧未知的困难,但作为引航员,他们必须直面困难,以创新破解难题,以钻研超越自我,守护着“水上国门”,守护着往来外轮的平安、畅通。


微信图片_20231229084300.jpg

微信图片_20231229084303.jpg

微信图片_20231229084307.jpg




本文于2023年12月22日在《中国交通报》发表


技术支持: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最佳效果浏览器:IE11 最佳浏览分辨率: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