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 GANGJHANGZ FAZCANJ CUNGHSINH
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

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 CONZBWZ GENJYEN CUNGHSINH
广西壮族自治区船舶检验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行业动态
划重点|2024年全区港航工作报告干货梳理
   文章来源:本站  文章作者: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4-01-25 08:27:16.0  浏览:1902次  

总结2023年水运工作,分析研判形势任务,系统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

微信图片_20240125082248.jpg

2023年成绩单

实现了一系列突破

世纪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已初显雏形

平陆运河开工累计完成投资约240亿元,开挖土石方超1.5亿立方米,马道、企石、青年枢纽一期工程提前完工,青年枢纽泄洪闸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并实现通水目标,首座保通桥顺利合拢,广西水运实现通江达海指日可待。

微信图片_20240125082253.jpg

保通促稳创造了“五大历史新高”

北部湾港实现历史性量级新跨越,年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实现4.4亿吨、802.2万标箱“双突破”,增速均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第一,集装箱航线新增10条、累计开通76条。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突破9000列,同比增长8.6%,比2017年的178列增长50多倍。长洲船闸刷新运行以来历史纪录,累计过货量达18361.94万吨,同比增长18.25%。大藤峡船闸年过货量首次突破4000万吨,达4082.19万吨,同比增长80.74%。年引航船舶创历史新高,达11284艘次。

微信图片_20240125082258.jpg

提能促效填补了“五块技术空白”

右江航道整治工程(两省界—百色)航道信息化率先进入广西内河航标遥测定位厘米级时代。建成区内首个集监测、预警、服务、应急联动功能为一体的海洋气象智慧预警服务平台。北部湾港综合调度系统首次实现“一站式”服务,推动工作效率整体提升20%。研究船闸提质增效新路径,创新打出船舶过闸积分管理办法、组建挖潜增效工作专班等“组合拳”,助力解决长洲、大藤峡船闸枯水期“通而不畅”堵点问题。船舶检验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实现历史性突破,实施甲板客渡船滚装运输三轮摩托车试点、专业型赶海客渡船研究、内河小型商船及渔船检验优化试点工作,填补了客渡船装载三轮车技术空白,实现了赶海客渡船从无到有的突破,创新推出内河渔船推荐船型结束了广西内河渔船无序私建的历史。

微信图片_20240125082302.png

创先争优取得了“五项全国荣誉”

2支参赛队伍在第二届全国船舶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中荣获国内海洋渔船组团体二等奖(位列全国前三)、国内运输河船组团体三等奖(位列全国前四)。钦州引航站荣获交通运输部“最美港航人”荣誉称号。港航系统三个作品获“我是新时代交通人——第二届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好故事宣讲比赛” 优秀交通故事奖。9个党建创新案例进入中国交通报第二届交通运输行业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占全区交通运输行业入选案例的三分之二。贵港市渔监船检站荣获全国小型船舶检验及其监督管理优化试点先进集体。

微信图片_20240125082306.jpg

完成系列重点任务

水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就

2023年水运项目共计6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7个、续建项目22个、计划完工项目8个、其他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7个。目前新建项目已开工9个,2023年竣工验收项目16个,累计完成投资332.07亿元,同比增长76.15%,为年度投资责任目标的107.05%。

水运生产能力实现大提升

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893.45万人、旅客周转量3.56亿人公里,同比均增长3.4倍;完成货运量4.48亿吨、货物周转量2816.83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1.26%、10.64%;全区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6.63亿吨,同比增长16.8%。全区集装箱吞吐量完成957.34万标箱,同比增长15.83%,其中沿海完成802.20万标箱,内河完成155.1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4.26%、24.66%,水运主要指标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服务提质增效升级

全年累计减轻企业负担8532.47万元,其中货物港务费5841.12万元,航行国内航线船舶拖轮费930.29万元,引航费1761.06万元;航道通航保证率达100%、航标维护正常率达100%,无航道航标责任事故发生;全区共检验商船13382艘次,1301.3万总吨,总功率391.4万千瓦;检验渔船6617艘次,57.4万总吨,总功率69.8万千瓦;北部湾港共引航船舶11284艘次,同比增长17.32%,其中外贸船舶9761艘次,同比增长19.4%,集装箱船舶2049艘次,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62艘次,电煤船舶1108艘次,LNG船舶126艘次;全年落实电煤急运船舶优先过闸1398艘次,累计优先过闸电煤456.74万吨;落实保通保畅工作任务成效显著,大藤峡全年过闸船舶36964艘次,同比增长46.45%,过货量4082.19万吨,同比增长80.74%。

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彰显成效

组织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航道管理条例》(修订)立法工作;起草形成了《航道养护预算编制办法及定额》(征求意见稿);开展小型船舶、渔船检验制度创新试点和甲板客渡船滚装运输三轮摩托车试点;推进广西内河船舶船型标准化;深化推进市县级渔船检验机构改革;深化单位内部控制。

绿色智慧港航建设展现蓬勃气象

全年完成内河2139艘船舶岸电系统船载装置改造,完成率100%。支持LNG动力船舶、电动船和罐装水泥运输船等“绿色船舶”建造,全年共有6艘内河5000吨级纯LNG动力集散两用船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在营LNG动力船舶达32艘、在建42艘。完成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生态护岸二期工程建设;北部湾港完成12个泊位29套岸电设施建设,集装箱泊位岸电覆盖率为93.8%,5万吨级及以上干散货泊位岸电覆盖率为90.7%,靠港船舶累计使用岸电203.7万度,折合替代柴油量449.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414.05吨。

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印发《2023年港航领域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开展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排查和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专项行动,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我区危货港口、重点普货港口和重点客运港口等83家港口企业开展安全检查,推动1361项安全隐患问题完成整改;加强客运渡口安全监管,在180个重点客运渡口安装网络视频监控设备,实施全天候渡口安全运行监管,其中17个渡口试点使用云预警功能,监管手段和水平取得重大突破。

2024年预期目标

全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310 亿元,其中沿海 70亿元,内河240亿元,水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同比增长5%、货运量同比增长3%以上,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突破1万班列,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力争突破900万标箱,港口大宗货物绿色低碳集疏运比例超60%,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17%以上。

2024工作重点

    把握准“联网、补网、强链”建设重点,在项目建设上再聚焦;把握好“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在服务效能上再提质;(四)把握牢“四个一流”目标定位,在创新升级上再加快;把握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要论述,在安全防范上再创优。


技术支持: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最佳效果浏览器:IE11 最佳浏览分辨率: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