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9日,为进一步提升长洲水利枢纽过船设施通过能力,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由自治区北部湾港口管理局及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水运设计分院组成的调研组一行8人在梧州开展相关调研工作。
8日下午,调研组在梧州航道管理局召开座谈会,会议就长洲水利枢纽船闸的运行情况、存在问题、解决措施等进行座谈,并充分听取有关水运企业代表在提升船闸通过能力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组表示,将尽快完成调研报告,研究开展近期枯水期枢纽下泄流量的精准调度、枢纽坝下待闸船舶锚地优化、坝下航段拓宽浚深、船舶过闸智能化便捷化等有关工作,并规划好远期的船闸扩容改建、水上应急救助能力提升等工作。9日上午,调研组到长洲水利枢纽现场调研,了解船闸联合调度、一二线船闸运行、船舶过闸等情况。
据悉,长洲船闸共有4线船闸,其中,一线船闸按通过2000吨级船队设计,二线船闸按通过1000吨级船队设计,三线四线船闸按通过3000吨级船队设计。一线二线船闸设计单向年通过能力为3920万吨,三线四线船闸设计单向年通过能力为9600万吨。近5年来,长洲水利枢纽船闸的年度过闸货运量年均增幅均超过30%。2018年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过闸船舶核载量2.25亿吨,过闸船舶实载量1.32亿吨,同比分别增长44.25 %、33.4%。随着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开工建设,西江航道即将由2000吨级向3000吨级迈进,这必将进一步促进长洲船闸过货量不断增长,且过闸船舶逐步向大型化、吃水深发展,而现有的一线二线船闸设计尺寸和通航能力不能满足西江水运经济快速发展和过闸船舶大型化的需要,急需提升一二线船闸通过能力。
参加此次座谈会的有贵港市港航管理局、梧州海事局、梧州市港航管理处、国家电投集团广西长洲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船闸运营管理分公司的有关负责人以及辖区水运企业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