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1日,作为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次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本次会议有来自中国和东盟成员国有关部门、城市政府、港口管理部门、港航企业代表、及研究机构专家围绕“拓展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为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杨晋柏、中国交通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郑清秀出席会议并致辞,广西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广西北部湾港口管理局局长韦勇球出席会议,广西北部湾港口管理局副局长谭健文出席会议并进行高端对话。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杨晋柏发表致辞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杨晋柏在致辞中说,2013年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及商务与投资峰会期间,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倡议下,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部分港口城市市长和有关代表共同通过《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论坛宣言》。6年来,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朋友圈”不断发展壮大;港口合作日益升级,临港产业合作不断深化;信息互联加快推进。进一步拓展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立足“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各港口之间通关便利化水平;立足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强务实经贸合作,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新样板;立足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发挥港口城市优势,积极探索中国—东盟港口城市间互联互通互促发展新模式。
中国交通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郑清秀发表致辞
中国交通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郑清秀在致辞中说,近期,中国政府批准在广西设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明确了广西北部湾港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的定位。通过合力推进设施联通、“软”联通、贸易便利化、合资合作,必将在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中国东盟关系由“黄金十年”迈向“钻石十年”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广西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广西北部湾港口管理局局长韦勇球出席会议
广西北部湾港口管理局副局长谭健文进行高端对话
广西北部湾港口管理局副局长谭健文在高端对话时说,我们正在抓紧建设北部湾港钦州港域大吨位深水集装箱泊位、自动化集装箱泊位及相配套进港深水航道,加快推动建设平陆运河,发展江海联运,打通中国西南地区货物快速出海水运通道。
图为颁发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新成员牌匾
据悉,目前合作网络的成员已经发展到30家,覆盖了中国—东盟的主要港口机构。本次会议又增加9家新成员。钦州港与关丹港、西哈努克港等结为姊妹港(友好港),广西北部湾港与马来西亚巴生港结为友好港,钦州港正在与泰国林查班港商签缔结姊妹港(友好港)。
在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支持下,广西已在钦州市建设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相关服务设施,包括水上训练基地、海洋气象监测预警中心、海上搜救分中心等项目。
图为陆海新通道北部湾研究院揭牌仪式
一批与东盟相互投资合作项目取得突破。广西北部湾港国际港务集团与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等合资组建北部湾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投资设立北部湾港国际码头管理公司,共同经营和管理钦州港口码头。广西北部湾港还分别在马来西亚关丹港、文莱摩拉港进行了成功投资,也在推进与东盟其他国家合作开发建设港口的商谈工作。
中国—东盟港口间的航线开通出现了新的态势。广西北部湾港已开通往东盟国家的直航航线15条,航线涉及新加坡、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缅甸等国14个港口。8月新开通的广西北部湾港—南非直航航线,实现了广西北部湾港至非洲集装箱远洋航线零的突破。年内还将开行至南安普顿(英国)、鹿特丹(荷兰)等欧洲港口的直航航线,实现广西北部湾港—欧洲远洋航线零突破。海铁联运干线方面,广西北部湾港-香港、北部湾港—新加坡航线分别达周6班和周2班,逐步实现“天天班”,渝桂、蓉桂、滇桂班列已实现常态化运行,兰州、宜宾至北部湾港班轮已开展试运行。
中国—东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建设已初见成效。中方秘书处与中国国家交通物流信息平台、新加坡劲升逻辑等公司的合作,开展了共建这一中心。目前,该平台已经成功接入包括北部湾港、马来西亚巴生港在内的,中国、东亚、欧洲、东盟国家共23个港口船期动态计划数据、集装箱动态数据,平台成功对接接入北部湾港口系统、国家铁路总公司系统、中交兴路公司货运跟踪系统、国家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初步实现中国与东盟港口之间的物流信息共享。
会上,缅甸仰光港和中国广西北部湾港签署缔结姐妹港协议,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航运交易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为陆海新通道北部湾研究院揭牌。
图为会议签约仪式
本次会议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广西钦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中方秘书处共同主办,广西北部湾港口管理局、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