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游船初出茅庐
1976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船舶内燃机专业的朱长川从湖南调到广西桂林,成为桂林第一代科班出身的船检人,从此与漓江结下不解之缘,并成为桂林船检独立设置的第一任领导。三十载寒来暑往,他带领的验船师团队为桂林的船舶“体检”,见证了漓江游船从无到有、逐渐发展的历史变迁。
60至70年代,漓江上的第一代木质游船(桂林日报资料图片)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漓江出现2条木质拖船,后面拖带客货船,跑桂林至平乐客货运,乘船沿江看风景的客人大多数在阳朔下船,这就是漓江游船的雏形。1978年,由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设计了两艘钢质游船,但设计“水土不服”,每年只能开航2~3个月。“1979年,参照桂林拖头的船型,由南宁船厂设计建造三艘60客位的客船“象山”、“秀峰”、“伏波”号,我作为业主单位代表驻南宁船厂监造了一个多月,这是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漓江游船”,他自豪地说。漓江旅游客运从此逐步发展起来,榕湖饭店下属的旅游车船队委托梧州船厂,开始使用轻型材料铝合金上架,减少船舶吃水,以解决枯水期漓江航道特别浅的问题。
80年代漓江钢质游船。(桂林日报资料图片)
“
“七、八十年代船舶检验工作很苦,基本上靠骑自行车到码头、船厂,或者坐渡船。去阳朔、平乐检验游船或大修的货船的话,天一亮就要到桂林汽车总站赶班车,因为车次非常少,常常需要在检验当地住夜,很难照顾家庭”,他回忆。风里来雨里去是当时船舶检验人员的真实写照。
漓江游船发展壮大
1985年,韦旭滔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响应号召建设家乡,回到桂林从事船体专业的检验工作,从船检人员到船检科科长,成为桂林船检的领头羊,他亲历了漓江游船发展壮大进程的每一步。
八十年代初期,阳朔开始出现木质旅游船,船型仿照桂林游船,设有游步甲板供游客观赏风景。漓江游船主流为第一代钢质船,还没有空调,木质船则逐步淘汰出局。接待外宾的外事船队出现后,1985年竹江码头建成启用。九十年代初,桂林航区造船业逐渐升温,桂林、阳朔和平乐都有船厂建造游船,平乐都已经可以建造船长20米以上的游船,空调船已经出现,游船造型开始各具特色。当时桂林至阳朔的漓江游船发船码头在桂林市秀峰区滨江路漓江剧院一带,而船厂分布在对岸訾洲及下游。
1992年建造的豪华仿古游船-叠彩16号
九十年代初停泊在滨江路码头的漓江游船
“船舶检验工作的变与不变,折射出漓江游船的发展的脉络”,他娓娓道来。最初的船舶检验证书内容比较简单,验船师手工填写,船东立等可取。九十年代,开始出具船舶检验报告。过去的船体稳性计算是纯手工计算,耗时耗力,专业性强。现船体稳性计算全部采用计算机软件,效率高。1992年,我们参与制定《漓江游览船检验暂行规定》(1992),几经改版,二十年来成为漓江旅游船设计、建造和修理的重要依据,至今仍是目前国内唯一一部集检验制度和技术要求为一体的船检规范。船检工作变化最小的是检验工具,尺子、锤子沿用至今,依靠船检人员经验检验为主的情况没有变。船检工作变化较大的是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班车)、三轮车(步行),到汽车直达检验地点。变化最大的是船舶检验的工作要求,实行船检质量管理体系、船检机构及验船人员工作过错追究制,用全国统一的船舶检验管理系统发证,船检资料多达几十页。
漓江游船成为广西内河游船的排头兵
2005年,余鑫从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通过公开招聘落户桂林,成为桂林船舶检验局一名验船师,已经是船检中坚力量的他,参与和见证了漓江游船脱颖而出的过程。
“船厂的变化比较大”,他回忆起初来乍到的情形,漓江河道浅,船厂规模小,设施简陋。船用钢板靠肩挑手扛,造船工艺落后。现漓江造船厂已经有航车、数字放样和数控切割,而且正在扩建。
漓江四星级游船-福达璟瑞01号
两江四湖纯电力(锂电池)推进的游船-日月双塔号
“漓江游船新技术应用日新月异,新技术发展快考验我们啊”,他由衷感叹。现在漓江游船甲板室大部分采用了铝合金材质。LNG新能源动力在一艘漓江游船上进行过试验。新能源、新推进方式游船逐步出现,已经有造价昂贵的纯电力、全铝合金的漓江游船,“青泽号”将是我国第一艘直翼推进+纯电力的内河游船。游船船型不断挑战漓江超浅吃水极限、越来越大型化,最大的游船型宽超过了6米,双主机成为主流,四星级游船已经出炉。
“游船检验,我们内心始终绷紧着一根很紧的弦”。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严肃。游船的稳性要求特别高,“东方之星”游船翻沉事故发生之后,要求更严格,比如新造同型船每一艘都要做倾斜试验。去检验现场的路途时间要占1/2到2/3,很难准点吃饭,船厂多半没有厂房,毫无遮挡,夏天室外钢板上温度40~50度,验船师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再湿,感冒是家常便饭。“一旦想到我们检验的是客船,一条船上几十条、上百条生命,心里的压力就无法释放,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责任在那里”。他道出了桂林所有验船师的心声。
漓江独具特色的游船-真龙号
2019年,因为工作车中途抛锚,验船师们改乘过路大巴到阳朔,游船船东这样描述看到验船师们细节:“下大巴的时候,把检验工具包往肩上一扛就往检验现场走,他们不像知识分子,真的像民工一样,吃苦耐劳。“做船舶检验工作,要对这个工作的困难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坚持下去,希望我们得到关注和肯定,相信船舶检验行业越来越好,希望漓江旅游越来越好!”验船师说出心里最朴素的愿望。穿上绣着“广西船检”的新工作服,站在亲手检验的漓江游船甲板上,不善言辞的验船师们举起红彤彤的国旗,唱首《我和我的祖国》,齐声喊出了“祖国,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