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将每年的12月4号设为“国家宪法日”的决议。
2019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今年宪法宣传周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
事实上,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成为中央全会的共识,并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历史性文件中。
国家宪法日的意义
1.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2.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重要的是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3.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历届主题
2014年: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2015年: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2016年: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7年: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2018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宪法知多少
众所周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和学习我国的宪法是我国每个公民必修课。关于宪法,你知道多少呢?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总书记围绕宪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有许多经典话语言简意赅、意味深长,一起学习这些箴言隽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学习宪法。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3.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4.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
5.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
6.我们党首先要带头尊崇和执行宪法,把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
7.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8.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9.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
10.我国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必须体现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进步,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
今年是第六个国家宪法日,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我们有幸生活在伟大新时代,宪法的精神不断发扬,全面依法治国被提升到全新高度。
在宪法的保护下,我们充分享受到民主与法治的阳光,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学习宪法精神,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