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自己,照亮他人’的‘航标灯精神’,是我们广西几代港航人风雨拼搏、默默奉献铸就的行业精神,我们身在仫佬山乡脱贫攻坚一线,就要在岗位上充分发挥‘航标灯精神’,助仫佬族群众摆脱贫困!”近日,担任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简称“罗城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简称“港航发展中心”)的黄国勋,在与新选派的工作队员分享经验时慷慨激昂道。
罗城县由于地处石漠化片区,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广西深度贫困县。港航发展中心党委自帮扶罗城县脱贫以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31.7万元,建设帮扶项目10个,选派7名业务骨干作为工作队员进驻罗城县及该县小长安镇龙腾村、合北村、东门镇佑洞村开展全方位帮扶,实现了772户贫困户,共计3055人脱贫!
点亮山乡“航标灯”,选优配强工作队员冲锋一线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港航发展中心党委十分重视队员选派工作,经过认真考察、精挑细选,选派了7名政治过硬、德才兼备、能征敢战的业务骨干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在港航发展中心党委的领导下,持续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山乡“航标灯”的“亮度”。并且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座谈会,与扶贫联系村党支部开展共建,采取教育培训、现场帮带等灵活办法,提高了扶贫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升了帮扶村党建工作标准化、精细化水平,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身为工作队队长,黄国勋一到当地,迅速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不断强化措施、创新方法,提升工作队战斗力,带领全县396名工作队员,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020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县8.3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东门镇佑洞村从曾经的“十三五”极度贫困村变成了如今的乡村振兴的先行村,让过去的“穷山恶水”变成了“青山绿水”,并创建成为全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点,全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六好”示范村样板村,2020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0万元,比2018年翻了整整10倍。小长安镇龙腾村,2020年村集体经济比2019年增加13.61万余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均值比2019年增加2095元,脱贫成效显著。合北村,2020年19户55人脱贫,贫困发生率清零,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5.21万元,比2019年增加5万余元。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山乡群众幸福生活的新画卷,是工作队心血凝结的诗篇、汗水铸就的担当。
由于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突出,黄国勋获河池“2019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锋奖”,吴建平获河池市“2019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贡献奖”并连续两年获年度考核“优秀”等次,谢优鸿荣获河池市“表现突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荣誉称号,江茂、文程雄获罗城县“表现突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荣誉称号。龙腾村先后获得了自治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示范村、河池市脱贫摘帽先进村、自治区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单位,2020年还被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部命名为五星级农村基层党支部。
“我们所有工作队员,把‘航标灯精神’发挥在脱贫攻坚一线,为仫佬山乡照亮脱贫之路,践行了‘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庄严承诺。”黄国勋说道。
排忧解难,山乡“航标灯”照进群众心坎上
小长安镇龙腾村地卡屯的老罗,是今年危改的贫困户之一,由于举家外出务工,家中常年无人,眼看着其他危房都完成了改造,第一书记谢优鸿不得不再次请老罗尽快回村。
“谢书记,我在外面干活实在不好请假,在村里我就信得过你们工作队员,我全权委托你们帮我照看下,可以么?”
“行,交给我们!”谢优鸿爽快答应下来。
待房屋主体完工后,他又组织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利用党日活动,来到堆满建筑材料的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地干起来,拉砖、清扫、搞地平,一天下来,房屋已经基本达到入住条件。
“老罗,新房子做好了,等你回来入住哟!”谢优鸿给老罗报去喜讯。
“谢谢你们!等我回屋摆两桌,你们可一定要来!”看着干净平整的新房照片,老罗高兴地邀请道。
谈起工作队的帮扶工作,佑洞村外长塘屯贫困户银爷爷也有说不完的话。“我儿子长期外出打工,家里只有我跟我老伴俩,队员就常到我家走访,关心我们老俩口是否吃得饱,穿得暖不暖,生活有没有困难,别提多贴心了!”银爷爷举着大拇指称赞道。
他回忆,有一次电视机坏了,自己捣鼓了半天也不见好,恰好第一书记吴建平走访,二话不说就上前查看起来,检查线路是否正确连接,是否受损,开机有何异响......最后发现是电源线老化断路造成故障,重新接好后电视机恢复正常了。
一个小小的举动,让银爷爷感动至今。“只要我们用了心,哪怕只是举手之劳,都会暖到他们心里。”吴建平感慨道。
真情帮扶,山乡“航标灯”照亮脱贫致富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港航发展中心党委深知,“输血式”帮扶或可解一时的贫寒,却不能形成长效的致富机制,真正“拔穷根”“摘穷帽”,必须增强“造血”功能。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任港航发展中心主任)胡华平,港航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党委书记王永兴,港航发展中心党委委员、副书记、纪委书记谭健文等主要领导先后赴罗城开展脱贫攻坚精心指导作战,带领工作队员深入开展实地调研,找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帮扶工作,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鱼跃龙腾,助增收。龙腾村结合自身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将目光投向养鱼业。在当地交通运输厅、党委政府和港航发展中心党委的支持下,群众积极投工投劳,仅用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鱼塘基础设施和产业路建设,鱼塘面积达108亩。2019年2月,投放了1.5万公斤鱼苗。鱼塘配套种植鱼料草13亩,采取纯草生态喂养,不投放其他饲料和食物,预计将有20万元以上的收益。
果香牛肥,创效益。佑洞村山多地少,是典型的石漠化地形大石山区,也是罗城县5个极度贫困村之一。佑洞村创新打造村扶贫产业多样化,发展壮大以肉牛养殖为主的6个特色村集体经济项目,已建成3个肉牛养殖基地,探索了“一引二融三贷(带)”的发展模式,即以当地交通运输厅帮扶资金建设养殖基地基础设施和启动种牛养殖为引领,融合村集体资金扩大养殖规模,通过“贷牛还牛”“贷牛代养”“带母还仔”的养殖模式发展壮大,贫困户可以通过土地出租、“粮改饲”、到基地务工等方式获益,实现贫困户、村集体共同受益。另外,结合山地种植特点,2020年佑洞村还重点打造了百香果种植基地,规划占地150亩,目前第一批已经种植50亩,村民月收入过万元。
爱心超市,兑奖励。为激发广大群众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提高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的意识,当地扶贫干部还在村委成立“爱心超市”,以积分作为奖励,兑换生活用品,提升村民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参政议政、移风易俗、环境卫生、勤俭节约等方面的参与度,推动乡村文明建设。“这个‘爱心超市’开得太好了!不仅能兑换生活用品,还提高了村民公共卫生意识,现在村里干干净净的,县城的都羡慕我们呢。”一村民高兴地合不拢嘴,手里还拿着刚用爱心积分兑换的面条。
岁月终将流逝,但精神烛照未来。如今的罗城县,条条村屯路相连,栋栋楼房连成排,生态鱼、肉牛养殖和百香果种植等一个个扶贫产业蓬勃发展,广西港航人的“航标灯精神”,照亮了仫佬山乡,也照亮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