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全线开通,成为目前广西内河最高等级航道。新航道与广东珠江干流无缝衔接,这意味着,3000吨级船舶可常年由贵港直达珠江口,广西西江黄金水道进入发展新篇章。这是我国实施交通强国战略、广西建设交通强区在水上交通领域的又一硕果,为加快广西“东融”大湾区、推动沿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重要贡献。
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起自贵港航运枢纽,讫于梧州界首,全长290.5公里,按内河3000吨级航道标准建设,设计航道尺度4.1米×90米×670米(水深×航宽×弯曲半径),通航保证率98%,能满足3000吨级内河船舶、两排一列式一顶2×3000吨级及一顶2×2000吨级顶推船队通航。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贵港航运枢纽至长洲水利枢纽266.5公里库区航道,二期工程建设长洲水利枢纽至梧州界首24公里天然航道,全线共整治滩险27处,局部浅点17处。建设内容包括疏浚、炸礁及信息、航标、生态护坡和船舶建造等配套工程。工程概算总投资183392.90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概算投资70695.21万元,二期工程概算投资112697.69万元。主体工程于2018年开工,至2022年12月顺利完工。其中,一期工程贵港至长洲段已于2021年12月投入试运行,二期工程长洲至界首段在2022年12月30日开通并投入试运行。
贵港至长洲3000吨级航道藤县西江大桥航段
该工程跨越贵港、桂平、平南、藤县、梧州等地,具有点多、线长、面广和周边环境复杂的特点。工程建设指挥部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统筹管理,根据滩险情况和建设进度目标,持续优化施工方案,科学调配人员设备等施工资源力量,全力以赴推进施工建设。针对牛皮滩、羊栏滩、鲫鱼滩、盐蛇滩、龙圩水道、洗马滩等重点难点,按照“一滩险一方案”的思路精准施策;尤其是二期工程“滩王”龙圩水道,处在西江航运干线长洲坝下航道的咽喉位置,位于市内居民密集区,河道狭窄、滩险流急、水下地形地质复杂、船舶通航密度大,周边老旧房屋、高层建筑、码头、桥梁、厂房等林立,施工环境和条件极为复杂和恶劣,几乎汇聚了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的所有难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以党员为主的“龙圩水道重点攻坚行动”、施工通航安全管理和施工废碴处置现场协调等工作专班,制定严谨细致的施工方案,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施工与通航矛盾突出、施工废碴抛卸困难、周边居民投诉多、低温冻雨罕见春汛、持续干旱罕见枯水期超低水位等困难,奋力争抢进度,高效推进工程建设。同时,工程在初步设计阶段就开始融入了新发展理念,并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努力建设一条“绿色”“智慧”“优质”的高质量航道,目前在生态护坡、生态修复、爆破振动控制和监测、渔业资源保护、疏浚物综合利用、信息化管理、航标器材升级换代和无人机巡航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延展“绿色航道”“智慧航道”的题中之义。
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地理位置示意图
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的建成,将大大提高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段的通航能力,改善并提升航道环境,是广西内河航道在我国“十四五”时期实现扩能升级的良好开端,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后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新成果,为广西通江达海交通网络布局再添江河活力,使西江黄金水道这条联通粤桂两地的水上“大动脉”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