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建设指挥部和西南水利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合作完成的复杂航段通航条件快速测量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无人机驾驶员技能集训
该研究项目是以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为依托,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等技术对航道表面流场测量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课题研究组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解决天然河流表面微细特征识别、流场测量数据的并行计算、无控制点标定等系列难题,研发无人机表面流场测量系统, 实现内河复杂航段大范围表面流场的快速测量,并在长洲枢纽至梧州界首段航道进行了测试验证。课题研究成果不仅拓宽了航道通航条件观测手段,同时通过在工程实践中应用和验证,可大大提高水流原型观测效率,为航道维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该研究项目曾获得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据悉,近几年来,梧州航道养护中心依托高等级航道建设成果,切实推进“智慧航道”建设,不断探索无人机在航道养护中的应用和实践。一是以依托工程项目送培和自培方式加强对无人机应用人才培养。目前该中心持有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人数达11人,后续还将加大对该方面人才培养的力度,以满足和适应实践和应用需求。二是强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推广应用港航数字一体化平台的基础上,组建无人机科技创新工作研究小组,开展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三维建模技术研究、三维建模成果拓展应用研究和无人机航道航标巡航应用研究等,达到人才培养和新质生产力应用高度融合的目的。三是以梧州航道站管辖的高旺大桥至云龙大桥4.5公里航段为试点,探索采用“无人机+电子”巡检模式开展航标的日常巡检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积累,以便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四是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强强联手,注重产学研结合,不断深化新质生产力在航道养护中的应用,着力推进航道养护和航道服务品质全面提升,推动高等级航道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