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数字港航一体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广西族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一脑、五网、两体系”发展格局,以及自治区政府“一核驱动、五个管用、多维创新”顶层规划和发展新模式,按照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体系架构,遵循信创、安可、国密、IPV6技术要求,基于中台思想和微服务技术全新打造的新一代一体化数字化管理和应用平台。平台面向广西港航行业,用户涵盖全区港航行业所有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社会公众,是港航行业数字化管理和服务的统一入口和运行平台。
平台于2022年12月成功上线试运行,初步建成数字港航“5个1+N”(即:1体系、1中心、1张图、1张网、1平台、N应用),平台在体系架构、数据治理、监管服务、业务协同、标准化等方面取得有效突破,为进一步规范数字港航建设,支撑数字港航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加快港航“数据大脑”构建,助力交通“数据大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平台数据库、中间件等关键软件基础设施全部采用国内产品,统筹 “统一身份认证、统一地图服务、统一基础条件、统一安全防控、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归口管理”技术实现,集“数据治理、网上办事、业务处理、监测监管、信息服务、调度指挥”等功能于一体,建设“我为群众办实事”、“港航‘一张图’”、“监测监管”、“调度指挥”、“业务处理”、“数据治理”等主要功能板块,具备对全区港航行业“可感知、可分析、可监管、可服务”的能力,可实现监管服务和业务处理的“一站式”、“一体化”。
平台建设坚持“移动端为主、PC端为辅”的应用原则,按照“先链”、“后通”,“最后一体化”路径持续推进,目前已同时上线移动端及PC端应用。自2022年12月上线以来,平台已经接入数据2.4亿+条,完成87.2万次数据共享交换,日均交换数据1.2万条,实时接入971路视频,完成18个业务系统的接入,水情水位、船舶AIS、视频监控等20多种航道要素集成,对外提供16类数据服务,实现了港口、航道、航运、船闸、视频、AIS等港航数字资源高度整合,有效推进业务协同和数据协同,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的数字化成果协同共享,为行业用户提供一站式监管服务。
平台实现了与自治区交通运输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对接,实时向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国家交通运输部推送船舶过闸及视频等行业要素信息,纳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国家交通运输部日常运行监测体系,已成为全区各级、各地港航发展部门行业管理和服务的统一数字化门户,极大提升了广西港航智慧监管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
平台上线后,先后获得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交通运输简报》(第35期)报道和中国水运报“创新发展”专题报道,成功入选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创新典型案例。依托平台开展的“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数字航道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成功入选交通部科技清单项目和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依托平台北部湾港综合调度系统开展的“党建引领 数字赋能 便民惠民”行动学习项目,成功入选自治区“机关党建+行动学习”重点项目、2022年交通运输部基层党建创新案例。
下一步,广西族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将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加快推进广西数字港航一体化平台(二期)建设,对接平陆运河相关数据资源,持续以“一个平台”视角、“一盘棋”思维,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基础”、“补短板”、“通数链”,推动数字港航“规范化”、”信创化“、“精细化”、“精准化”、“可视化”、“智慧化”发展,助力数字广西建设。
附图:
港航“一张图”,实现水情水位、船舶AIS、视频监控等20多种航道要素叠加展示,为行业用户提供一站式监管服务
实现水路运单在线制单及数据互联互通
实现港口危货精准管控,构建智慧化安全监管新模式
实现水路运政业务审批协同处理,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和行政服务水平
首次实现北部湾港港口、码头、引航以及海事、海关、边防边检一次线上申报,六方业务协同处理
实现内河航道基础要素和船舶交通流实时监测
无人机助力航道养护巡航,实现无人机一键巡航
实现航行中船舶吃水非接触式自动检测
坚持移动端为主的应用原则,随时随地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