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的兄弟高力前几天致电,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政协成立70周年,计划组稿出版一期刊物以示庆祝,向我约稿。
我陷入了沉思。
写些什么好呢?我一个农村放牛娃,虽然喜欢读书,但是天资愚钝,一路走来,磕磕碰碰。由于性格缺陷和能力有限等原因,除了作为专业记者业余作家有一点点虚名外,功不成名不就,冠冕堂皇的东西实在写不出来。有幸当选了第五届市政协委员,至今准备届满了,履职几年来倒是有些肤浅感受,那就不妨说说吧。
没做政协委员以前,初步印象就是觉得政协委员大部分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名流,成龙、周星驰、宋祖英、姚明……哪一个不是如雷贯耳?哪一个不是行业精英?自己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不点,能当上政协委员,委实感到有些光荣和自豪。
参政议政,是政协工作的核心价值。而深入调查和研究,撰写提案推动问题的解决,是政协委员的光荣权利更是义不容辞的义务,最为体现履职能力。作为单位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我政治觉悟有待提高,眼界有待开阔,思想有待深刻,能力有待磨炼,高站位高角度高水平的提案我肯定撰写不来。那好吧,作为市政协提案法制委员会的一员,就让我以平民的视角,反映一些老百姓迫切解决的问题,传递底层的声音,为弱势群体代言,为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尽微薄之力,那最欣慰不过了。
火车在市区鸣笛扰民,虽看似小事,却关系大民生。如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不但影响民众生活,加重怨气,还会削弱政府的公信力。随着钦州城市的发展,铁路经过的不少郊区早已变成市区,如“阳光之春”“恒大绿洲”等地方。刺耳的鸣笛声尤其在半夜三更扰民更甚,导致很多无奈的居民向新闻媒体等相关渠道投诉,试图通过新闻等部门的大力呼吁解决问题,但铁路部门对这个问题置若罔闻。
公众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火车在市区肆意鸣笛,不但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不符,还极大破坏了文明城市环境的和谐。因为火车鸣笛,临近的一些居民得了失眠症危害了身体健康,学校学生彻夜难眠影响了学业,不堪忍受噪音的上班族搬离了小区,一些买房临近铁路者后悔不已。
为此,我写了关于遏制火车在市区鸣笛扰民的提案,建议铁路部门能否修改火车鸣笛的规定,改变火车鸣笛这一落后的作业方式;环保、城管、交警等部门在市里的统一调度指挥下,开展联合执法,加大对噪声污染进行调查取证和打击力度,对火车乱鸣笛进行制止和处罚,形成长效机制;对恶意鸣笛的司机,铁路部门自身应该出台规定,进行有效监督和严厉处罚,进一步树立铁路部门在民众中的良好形象。
为了充实单位力量,解决工作上人手不足等问题,我市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都招聘和存在有临时聘用人员。这些临聘人员经过单位培养和自身努力,大部分能成为单位的有生力量甚至业务骨干,为单位的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由于一直以来编制有限入编困难,一些为单位长期忠心服务的临聘人员,或因超龄,或因没有全日制大学学历,或因只懂干活不擅长考试等各种原因,无法考编入编。没有编制的临聘人员,每月领到手的工资大约为1800元,和同等学历同样工龄有编制的人员相比,待遇福利只有在编人员的二分之一强;和同等学历同样工龄的乡下小学教师相比,年收入不及乡下教师的一半。城市生活成本高,同工不同酬,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平心而论,这些临聘人员的工作强度、难度和时间并不亚于乡下教师,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也不见得比教师小,但收入实在过于悬殊。临聘人员不仅收入低生活困窘,而且在当前的机制体制下,没有任何晋升渠道,看不到任何希望和出路。
临聘人员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群体,党委、政府应该充分正视和认真考虑这部分人员面临的尴尬处境和实际困难,尽早将解决他们问题的相关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平等公正,应从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稳定和谐出发,从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考虑,以理顺人心为目的,着实解决临聘人员这个弱势群体的实际问题。我为此撰写提案《关于解决单位临聘人员出路的建议》。建议一是统一管理和使用临聘人员。严格规定临聘人员的进出,严格把关进人渠道,明确临聘人员的权利和职责,打开临聘人员上升的通道;二是清退不合格不称职临聘人员。参照教育线大规模清退不合格代课教师的做法,对没有大专以上合格学历、工作不负责任、经考试考核不合格不称职的临聘人员,解除劳动合同,进行适当补偿,让他们另谋出路;三是考试考核录用入编德才兼备临聘人员。参照教育线大规模让代课教师考试转正的办法,组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临聘人员进行考试考核,择优录用德才兼备者入编;四是灵活使用优秀拔尖临聘人员。激活使人用人机制,灵活使人用人。对为单位服务五年以上、具有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具有中级职称,并有一定工作成绩屡获市厅级以上奖励为单位带来荣誉具有真才实学的拔尖临聘人员,将他们这少部分人员作为特殊人才破格录取入编,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部分顶尖者的社会声望、影响力和工作经验、能力,与在编在岗者相比毫不逊色,如不解决他们尴尬的身份,无法彰显社会的公平公正,无法平衡分配的不公。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同志收到我这份提案后,邀请我到他们单位进行了座谈。我和他们详细沟通了我写这份提案的初衷和解决问题的想法。他们非常认同我的观点,但受当前政策和诸因素的制约,目前还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个棘手的问题会得到破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环境质量息息相关。一个城市,市民素质高,言行举止得体,市容干净整洁,环境安静和谐,势必让人向往,市民的幸福指数也高。反之,如果这个城市垃圾成堆,喧嚣嘈杂,杂乱无章,整体环境档次低俗,不仅会带给外地人不好的印象,也会使城市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大打折扣。
噪音污染是城市的一道硬伤,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品位。一直以来,钦州市区噪音治理风声大雨点小,表现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主街商场店铺噪音扰民,二是广场和公园噪音严重,三是夜市摊噪音治理力度有待加大。我为此撰写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噪音管理提升环境质量争创文明城市的建议》。提案主办单位市公安局和协办单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对此非常重视,公安局办公室和治安支队的领导多次和我电话沟通,和我一起探讨治理噪音的办法,并介绍他们和兄弟单位联合执法开展治理的情况,如何通过拉横幅等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如何加强巡逻,如何加强夜市摊点噪音治理,等等。前两天,城管执法局的政委还带着两名同志过来找我面谈,和我商讨城市噪音治理良方,如何突破此项工作的瓶颈问题。相信通过长效机制标本兼治,这个一直困扰的城市治理老大难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当选政协委员这几年来,我撰写了十几份提案,内容囊括红火蚁防治、加强小区物业监管、整顿中小学生补课乱象、加快钦州交通运输建设等诸方面。《关于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的建议》荣获优秀提案,还获得我市“金点子”征文奖。为民建钦州市委撰写的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材料《关于将一至五马路片区改造建成特色步行骑楼街的建议》,民建的领导跟我说,市政协有关领导说我写的这份建议和市长的思路很吻合,市长对这个问题很关心。后来,这份改造旧城区的建议稍作修改完善后,不但被作为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稿,拟成提案后还引起了相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这个旧片区的改造很快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假以时日应会造福苍生。
当然,一些提案的答复和办理不尽如人意,流于形式和表面应付,实际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与落实。像火车鸣笛扰民,至今还没有多大实质性的改变。红火蚁泛滥成灾,累累伤人及破坏生态环境,应对疲软。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的,我当然比郑板桥人微言轻。但是请相信,为了心底深处的良知和对得起政协委员的身份,我从未敢放弃努力。
此心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