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国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以来,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克服对疫情的恐惧,风雨无阻冲上一线,引领来自境外疫情高风险地区的外籍船舶;他们克服可能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24小时坚守、等候每一次战“疫”使命,集中隔离的宾馆、交通车(艇)、外籍船舶,则构成了他们紧张又乏味的“三点一线式”生活。为切实保障港口生产的正常开展,为大后方赢得更多的战疫物资和机会,他们默默无闻,不计得失,冲锋在前,无怨无悔的当好“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勇敢的“逆行者”——他们就是平凡而又普通、内敛而又坚强的船舶引航员,而赵斌,就是这群最美“逆行者”中的优秀一员。
赵斌,中共党员,一级引航员,现任防城港引航站引航调度科副科长,防城港海事局通航专家库专家。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是党员,我先上!”赵斌同志毫不犹豫的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疫情防控突击队,以实际行动忠实践行习总书记“当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骨头要硬,敢于出击,敢战能胜”的重要指示精神,同时担任防城港引航站“抗疫”突击队队长,肩上的担子更显沉甸、繁重。
一、疾风知劲草
疫情发生后,防城港引航站党支部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保安全、保畅通”专题会议,决定挑选素质过硬、作风优良、技术精湛的引航员,组建防城港引航站疫情防控“抗疫”突击队,集中引领来自境外疫情高风险地区的外籍船舶,防止新冠肺炎在引航员中相互交叉感染。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作为中共党员的赵斌,向着最危险的地方,在会上义无反顾的第一个报名参加了突击队。沧海横流,方显男儿本色,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华夏大地,正是有了这样一群在关键时刻能冲得上来、敢打硬仗、勇于担当、敢做善成的最美“逆行者”,树起了共产党员冲在最前面的鲜艳红旗,才有了今日万物清朗的最美中国。
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的港口——防城港,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潮湿闷热,今年3月份的气温就已经达到30℃,正午大船甲板上的温度甚至超过40℃;到了8月份,大船甲板上的气温高达50℃,人只要站在甲板上面,脚底都发烫,一连串的汗水就很快顺着大腿往下流。作为突击队队长,赵斌同志更要树立榜样、做好做足自身的防护措施。太阳再大,温度再高,也要穿戴整齐、密不透风的全身医用防护服和KN95口罩、面罩、医用手套、鞋套等,一样都不能少,把全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在紫外线特别强烈、气温高涨的北部湾海面上执行引航任务,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身体脱水很严重,可以说是几近虚脱。特别是在海上攀爬外轮软梯登船的时刻,由于防护服装穿戴臃肿,必须万分谨慎小心,稍有不慎就有坠海的危险。而且在船上引航的几个小时里,出于疫情防控需要,他是坚决不能喝水、不能进食和不能如厕的,而这,也已经成为每个船舶引航员工作时的常态。正是在这样高压、高温的紧张情况下,截至目前,赵斌同志已连续两次担任防城港引航站“抗疫”突击队队长一职(每次都是整整一个月),团结和带领全体突击队员勇敢逆行、并肩奋战,圆满地完成了来自疫情高风险国家(地区)船舶的引航任务。据统计,在疫情防控期间(截至到9月18日),防城港引航站共安全引领来自境外疫情高风险国家(地区)的船舶242艘次,其中赵斌同志共引领疫情高风险船舶52艘次,合计载重吨364.6万吨,保障了56.6万吨防疫物资原材料、128万吨铁矿石、136.4万吨电煤、43.6万吨硫磺等重点民生物资安全、及时抵港,为保障国家重点民生和企业复工复产急需的各类物资源源不断补充到各有关地区、企业,全力以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驾护航。
二、烈火见真金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在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都在开足马力抓紧复工复产,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
3月26 日,“中兴海”轮计划靠泊防城港400泊位,该轮全长300米,船宽50米,吃水18.26米,载重吨20.5531万吨,所装载的货物为防城港当地钢铁企业复工复产急需的原材料铁矿。然而根据当天的潮水计算,富余水深仅有1.0米,比我站规定的要少82公分,不满足富余水深要达到船舶吃水的10%,也就是1.826米的最低规定。按照当月的潮汐表,如要满足1.826米的富余水深则还要多等10天时间,这对超大型船舶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等待,因为超大型船舶在锚地多等待1天的滞期费就达到30万元,10天就是300多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在超大型船舶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怎么办?等还是靠?等的话,船舶等不起,钢铁企业也等不起;靠的话,引航员心有顾虑,万一出现搁浅、碰撞等安全生产事故,引航员的职业生涯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一时间所有的压力全部传导到引航员身上!
更为担心的是这艘船是来自境外疫情高风险地区的船舶,在引航员出海登轮执行引航任务的时候,海关检疫人员并没有提前上船去做核酸检测等相关检疫,而是要等到引航员将其引领靠泊好码头之后,海关检疫人员才登轮检疫。
望着岸上一双双期待的眼睛,面对可能被感染的风险,想到党中央、国务院复工复产的响亮号召,经过缜密分析、全面研判,艺高人胆大的赵斌心里腾腾升起一股共产党员的热血豪情,此时不上更待何时!
“报告书记、站长,我来引航‘中兴海’轮!”
经引航站党支部连夜开会反复研究,赵斌同志终于争取到这一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接下来就是全面研究和拟订引航方案了。
在仔细查阅进出港航道、靠泊码头的水深扫测图时,赵斌同志忽然发现,如果引领该船能顺利避开400泊位对开的部分浅水区域,多一点贴近400泊位航行,让开浅水区,这种操纵也不失为一种靠泊办法,但如此也会导致出现可航水域狭小的情况。他一遍又一遍的在脑海中反复考虑船位控制、行进中船舶的下沉量、船舶操纵性能、船员技能等等因素,因为他深知,任何一个细微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在与“中兴海”轮的船长进行充分沟通交流后,引航方案终于定了下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于当天的最高潮时刻,在船方、港方和拖船的紧密协作下,经过长达6小时的连续作战,赵斌同志发挥精湛的引航技术,操纵“中兴海”轮尽量多一点贴近400泊位航行,让开浅水区,克服水浅、流急等重重困难,全程穿戴好防护服、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整个过程不吃不喝,汗水浸透了全身,几近虚脱,硬是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咬牙坚持,靠着坚定的毅力,终于顺利、安全地把“中兴海”轮靠上400泊位,圆满地完成此次引航任务。最后为船方、港方和货主钢铁公司赢得了宝贵的生产时间,获得各方的交口称赞,让大家深深地感受到“疫情无情,引航有真情”。而这,仅仅是赵斌同志日常引航服务生产中的其中一个小插曲。
三、危险中显担当
7月8日下午,靠泊在防城港19泊位的“亚路”轮上面一名菲律宾籍船员发高烧,连续四次测量体温都为39度,疑似为新冠肺炎患者。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原本平静的防城港。
为了避免和防止疫情扩散,守住今年港口疫情防控的良好成果,港方需要将“亚路”轮尽快从码头转移到防城港外锚地进行海上隔离。得知这个消息后,防城港引航站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将该情况报告给相关部门。但是在安排引航任务的时候,不少引航员对这个开始有顾虑,有担心。在这关键时刻,考验一个人党性的时候到了。作为党员和突击队队长的赵斌同志,怀着强烈的勇气和使命感,毫不犹豫,勇敢地站了出来,“我是党员,我先上”。毅然披挂上阵,亲自请战将其引领出海,在全程佩戴好防护装备后,经过将近3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将该艘存在着巨大风险的轮船引领出港,在大战、大考中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其实赵斌同志作为一名一线引航员,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但是在面对疫情的时候都迎难而上,从未退缩,以实际行动谱写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党旗在引航一线岗位上高高飘扬。
四、实干、担当赢民心
大疫当前,像赵斌一样的引航员们从未停下前进的步伐,他们斗志昂扬,历久弥坚,就像钢铁巨轮上一颗颗普通的螺丝钉,寒来暑往,默默无闻,却又必不可少。他们以实干、担当、忠诚诠释着初心和使命,为防城港乃至广西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2020年8月11日,北部湾港防城港码头有限公司黄志仁副总经理专程赶到防城港引航站,将一面绣有“精心引领保船舶安全,防疫当先促港航发展”的锦旗送给该站“抗疫”突击队队长、一级引航员赵斌同志,代表企业对他不忘初心、勇于担当,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服务的实干担当精神表达最衷心的感谢!
小小的一面锦旗,体现的是一份责任,收获的是一种肯定,赢得的是企业实实在在的民心!
“今后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优质的贴心服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继续自我加压,扎实做好‘三保一防一优一促’(保安全、保畅通、保稳定、防输入、优服务、促发展)工作,深入践行‘阳光引航’工程,全心全意为进出防城港的国内外船舶提供优质、高效的引航服务,牢固树立‘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的形象,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保生产第一线高高飘扬。大疫当前,勇者无畏!”赵斌同志如是说。
今年以来,防城港港口吞吐量逆势上扬,同比增长率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据《广西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截至2020年6月30日14时40分,防城港迎来了单月货物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的历史性时刻,创下了建港52年来单月吞吐量破千万吨的里程碑式纪录,并以集装箱单月完成54215标箱树立了史上新标杆。
这其中,以赵斌同志为代表的防城港引航站引航员,也为这单月货物吞吐量首破1000万吨的历史性记录,书写上了“最美逆行者们”浓墨重彩的一笔。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疫情不散,战斗不止!”在这场大“疫”面前,赵斌同志作为防城港引航站抗“疫”突击队员,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冲锋在抗击疫情、引航生产的双一线。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不仅有力地保障了疫情防控、引航生产的双安全,还与引航站其他同仁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重大的引航任务,为保障全球供应链的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贡献出我们引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