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 GANGJHANGZ FAZCANJ CUNGHSINH
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

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 CONZBWZ GENJYEN CUNGHSINH
广西壮族自治区船舶检验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港航要闻
向新求进 向海图强——广西港航擘画水运事业高质量发展壮美答卷
   文章来源:办公室  文章作者:郑燕  发布日期:2024-12-03 00:00:00.0  浏览:2155次  

11月19日,随着满载碎石货物的“滨航168”轮通过长洲水利枢纽四线船闸,标志着长洲水利枢纽船闸2024年过货量突破2亿吨,刷新了长洲船闸运行以来的历史纪录,再度问鼎全国天然河流过货量最大船闸。

 

从2018年破1亿吨到2024年破2亿吨,长洲水利枢纽船闸只用了6年,过货量年均增长达12.98%。在这背后,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简称广西港航)为代表的水运人,为做好船闸运行服务和保障,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推动广西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png

大藤峡船闸

完善机制保通保畅

2亿吨,这个庞大数字的得来不是朝夕之功。

 

长洲水利枢纽船闸作为西江航运干线的咽喉要塞,承载着连接上下游地区的重要使命,承担广西内河运输90%的任务量。西江黄金水道万舸争流,汇聚于梧州,成就了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过货量“从1到2”的突破。

 

除长洲船闸过货量刷新历史纪录外,大藤峡船闸过货量也有不俗表现。截至11月19日,今年大藤峡船闸过货量达4191.2万吨,其中5月单月运行535闸次,过闸货运量566万吨,这是船闸自2020年通航以来首次单月过货量突破500万吨,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长洲船闸过货量有望达到2.2亿吨、大藤峡船闸将突破4500万吨。

 

据介绍,今年以来,西江流域极端天气频发,水情“旱涝急转”等不利因素的考验层出不穷,通航形势十分严峻。

 

通航安全事关经济发展,事关民生保障。我们认真贯彻交通运输部、自治区领导有关批示精神,积极与珠江水利委、电网、海事、各市交通港航、西江集团等相关部门联动协调,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疏解滞留船舶工作,全力保障西江航运干线安全畅通。”广西港航航道管理处处长易学强说。

 

笔者了解到,广西港航充分发挥机制作用,通过建立起一系列的机制,保障了珠江水运大通道的畅通。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2024年10月8日,针对船舶积压待航的情况,梧州市启动西江黄金水道通航突发事件Ⅲ级应急响应,西江集团下属西江船闸分公司也启动了长洲船闸通航突发事件I级响应。

 

航道部门做好水位通告、航道通告等信息发布,与各部门共同维护通航秩序,同时,督促船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长洲枢纽船闸通航情况的监控,并不断优化调度方案,保障待闸船舶‘按排号,看吃水’有序过闸。”梧州航道养护中心党委书记黎经文表示。

 

——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广西港航贯彻落实广西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紧锣密鼓地制定了相应实施方案。同时,加强与海事、西江集团等单位沟通联动,发挥西江航运干线通航保畅机制、西江港航党建联盟作用,加大对航道的疏浚力度,全力保障西江航运干线水运大通道畅通有序,保障大宗物资运输畅通。

 

截至目前,广西水路保畅通促民生工作卓有成效。航道通航保证率达100%、航标维护正常率达99.8%,无航道航标责任事故发生,航道畅通,船舶运输、港口经营平稳有序。1月至10月,全区累计完成客运量856.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3.44亿人公里、货运量3.96亿吨、货物周转量2524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7.83%、8.24%、7.81%和10.5%。保障重要能源和重点民生物资水路运输畅通,1月至10月落实电煤急运船舶优先过闸659艘次,累计优先过闸电煤173.4万吨。

 

——联合调度机制。广西港航依托西江船闸调度中心平台优势,完善全国首创的“三统一分”“四统一分”的流域船闸管理新模式,以联合调度机制,将西江流域12个梯级17座不同业主船闸纳入联合调度系统,其中9座船闸以“四统一分”模式实现了联合调度和远程集中控制,解决了梯级船闸间调度、衔接不顺、信息交互不畅等问题。

 

自2017年9月30日西江船闸联合调度中心投入使用以来,纳入联合调度的19座船闸平均每年共过闸30万艘次。截至2024年11月19日,已累计安全运行2608天。

 2.png

桂江航道工程平乐至马江段施工现场

创新驱动提升效能

在长洲水利枢纽船闸现场,“华航908”轮船长董浩翰告诉笔者:“以前,我们过闸要耗费大量时间等待。这不仅影响了运输计划,还增加了运输成本。积分管理办法实行之后,现在过闸速度明显加快,待闸时间缩短了,整个周期短了。我用积分能换靠前的排号,还能多跑几趟船,效益也上去了。”

 

船员口中说的积分兑换过闸排号,就是广西提升过闸效率的关键一招——创新实施的过闸积分管理办法。

 

2023年8月8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指导支持下,广西港航会同西江集团共同制定实施《长洲船闸过闸船舶积分管理办法》(简称《办法》),通过积分激励机制,有效引导船舶安全有序、紧凑高效进出闸。根据《办法》,船舶安全过闸用时小于或等于标准时长的,可以得到加分;如有瞒报谎报、遮挡船名等违反过闸秩序的行为,将被减分。积分等级分为三个星级,高星级船舶可以利用积分兑换优先放行服务。

 

《办法》实施以来,船舶过闸效率明显提升,目前,长洲船闸船舶过闸时间最快为75分钟,过闸效率相较于之前提升约25%。

 

过闸效率的提升,给船东、船员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目前,船舶平均待闸时间由原来的10多个小时缩减到6小时,从贵港上游到广州船舶周转率比之前翻了一番。

 

为更好配合积分管理办法实施,在广西港航的支持下,广西北部湾港集团组建西江船闸专家团队,研究建设配套管理系统,赋能“智慧西江”,以技术创新助推过闸效率提升。

 

——自主研发新型重力消能式船闸闸门防撞装置,并在长洲三线、四线船闸推广应用,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技术难题,筑牢船闸运行的安全保障。

 

——建设长洲船闸效率管理系统,采用AI视觉识别技术和船舶特征识别等先进技术,实现了船舶过闸诚信体系的构建,保障打分公正客观、信息公开透明,助力长洲船闸实现智能高效的过闸目标。

 

——上线广西船闸集中控制智能监管平台,实现“一屏看西江”,在平台即可实现船闸运行数据的实时共享和远程监控,能够及时掌握各个船闸的运行状态和船舶待闸情况,对流域船闸进行分段锚泊、分级调度,科学合理地调整船闸的运行方向和过闸顺序,提高船闸的通过能力。

 

——建设船舶过闸环境监测系统,深度融合应用激光、雷达、视频识别等技术,建设船舶过闸环境监测系统,实现闸门防夹船和船舶防越线监测,提高船闸安全保障水平。在部门联动方面,联合交通执法、海事等部门加强了对船舶过闸现场的监管,依法处理违规行为,确保了船闸通航安全。

 

在此基础上,广西港航积极探索创新数字政府场景建设,推进广西数字港航一体化平台建设,开展广西内河电子航道图对外服务应用研究,推动航道维护全过程智能监管、广西内河港口船舶污染物监管系统的建设和试运行。

 

一项项创新成果落地的背后,是广西港航人不断加快的智慧化、数字化转型步伐。

 

我们将抓稳科技亮点项目,持续完善广西数字港航一体化平台,研究和推动人工智能、无人机、无人船应用,争创数字港航标杆。”谈及下一步发展规划,广西港航科技信息处处长韦扬如是说。

 


服务升级惠企利民

以船闸保通保畅为重点,广西港航紧贴群众需求,拓宽服务方式、延伸服务触角,为推动广西水运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前不久,贵港船舶检验中心受理10艘要求改装承运黔江特大桥桥梁施工构件的船舶检验申请,高效完成了其中船舶改装图纸的审查工作,为支持广西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船舶检验领域的专业技术和高效服务。

 

黔江特大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大桥主桥梁施工构件属于大件货物,在广东中山基地预制,需要通过大型内河运输船舶从中山运输到施工地,由于西江内河平时没有专门运输大件货物的船舶,普通内河货物运输船舶需改装并经船检部门检验合格方可承运。贵港船舶检验中心高度重视这些运输大件货物船舶的改装检验工作,为申请改装承运大件的船舶开设专门的船舶审图“绿色通道”,设立审图专班,确保船舶改装后承运大件货物符合安全运输的技术要求,为大桥建设方相关企业运输桥梁构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是广西港航服务不断升级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广西积极探索构建事前统一规范辖区船舶检验尺度、事中强化船舶检验活动规范监督、小型渔船检验管理模式规范等“一杆尺”检验规范体系,进一步保障船舶检验质量。

 

今年以来,广西船检“一杆尺”检验标准体系更加完备。特别是通过实施船舶检验业务季度集中办公机制,出台《质检员评价和管理办法》,制定广西海洋小型渔船检验办法和内河小型渔船检验办法,积极落实全国船舶检验通检互认工作,实现区内船舶检验全面通检互认等一系列政策,将制度优势有效转化为服务效能。

 

近日,广西港航发布数据:1月至10月,广西港航严格落实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累计减轻企业负担7365万元,其中货物港务费5072万元,航行国内航线船舶拖轮费785.4万元,引航费1507.3万元。

 

一组组数据,正是广西港航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品质,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助推沿线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广西港航着力提升港口枢纽生产能力。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推动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化、专业化、智慧化码头、深水航道及锚地项目。同时,持续完善北部湾港综合调度系统、货物港务费收费信息化系统、港航领域电子证照系统,持续推动工作效率整体提升20%、实现“互联网+生产+服务+管理+协调”五大功能一体化实施、7类电子证照跨区互认。

 

为了进一步提高港口运输效率,我们探索优化码头船舶并靠作业、‘套泊热接’引航作业等引航技术,推动北部湾港船舶平均在港时间和在泊时间优于全国主要港口的平均水平。”广西港航副主任黄灵勇介绍,1月至10月,北部湾港引航船舶9198艘次,其中外贸船舶8246艘次;优先引航粮食、煤炭、能源等船舶共2173艘次。

 

此外,广西港航积极开展水路运输市场年度核查和信用评价,充分发挥信用效能,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截至目前,已完成2024年全区水路运输企业年度核查工作,共核查水路运输企业397家,核查率100%,通过核查企业386家,通过率97.22%;继续开展2023年度全区水路运输市场信用评价工作,对393家水运企业按照评价指标和信用等级作出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示。

 3.png

广西北部湾港钦州港区自动化码头

严守安全筑牢根基

7月25日,梧州市水上LNG加注站内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一艘LNG动力船在加注作业的过程中,发现法兰接口正在泄漏天然气,有发生爆炸危险,工作人员立即进行应急处置……一场以实战检验为目的的防汛和防天然气燃料泄漏抢险应急演练拉开帷幕,有效提升了广西港航应对多灾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

 

安全是水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广西港航强化港航服务保障,严守安全底线,多措并举守护八桂水运“生命线”。

 

今年以来,广西港航开展2024年全区港口危货企业、部分重点港口普货企业安全检查,检查港口企业44家、发现问题隐患1327项,均立行立改确保实效。同时,加强北部湾港港口危险货物管理,配合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沿海港口危险货物作业有关管理工作的通知》,从源头上管控安全风险,提升港口危险品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非法码头侵蚀岸线资源,也影响水域航行安全。为此,广西港航有序开展非法码头专项整治,对全区非法作业码头、临时装卸点、老旧码头私自改扩建、侵占岸线等突出问题进行摸排检查、集中整治。

 

聚焦全区客运船舶安全靠泊问题,广西港航组织开展全区水路客运船舶船岸靠泊整治,促进全区水路客运规范运营,推动将《水路客运港外停靠点建设运营管理规范》纳入广西地方标准项目计划,并加快推进全区渡口渡船提质改造工程,推动全区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

 

今年3月,为推动全区渡口渡运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广西港航扎实开展“渡运安全月”活动。活动期间,联合相关部门累计出动(执法)检查1393人次,检查渡口522道次、渡船688艘次,开展宣传教育7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33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213条,会同相关海事、应急等部门共同开展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应急演练39场次。

 

常敲‘一失万无’警钟,共筑‘万无一失’防线。广西港航将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红线,全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为广西水运事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黄灵勇说。

 4.png

北部湾港钦州港区大榄坪作业区

江海联动育新提质

从长洲水利枢纽船闸溯江而上,贵港二线船闸、红花二线船闸、西津二线船闸在近年来相继建成投用……西江航运干线不断扩能,“瓶颈”逐步打通。

 

这离不开广西港航全力以赴抓项目、争项目、引项目,以项目之“进”支撑发展之“稳”。

 

今年以来,广西港航扎实推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北海港铁山港西港区石头埠作业区19号泊位工程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积极谋划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力促西江航运干线南宁(牛湾)至贵港3000吨级航道工程年内开工;稳步推进防城港30万吨级、钦州20万吨级航道工程、大藤峡水利枢纽新线船闸等工程前期工作,以及柳江红花枢纽至石龙三江口2000吨级航道工程、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等重大在建项目。

 

以项目拉动投资、以投资增添动力,今年1月至10月,广西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完成285.5亿元,达到年度计划的92%,水运项目投资增速和总量保持高位增长。此外,广西港航积极争取项目要素保障,推动自身作为项目业主的公益性水运项目共争取到补助资金17.1亿元,来宾至桂平2000吨级航道工程建设资金问题也得到解决。

 

得益于便捷、畅通的运输大通道,装载着煤炭、粮食、化肥、建材等物资的船舶源源不断地往来于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有力支撑了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展望未来,平陆运河建成后,将为西 江黄金水道开辟出新的入海航道,届时 “西江黄金水道—平陆运河—北部湾港”将谱写崭新动人的“江海联动”协奏曲。

 

下一步,广西港航将加强水公铁等运输方式相互衔接,推进多式联运,持续完善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运营管理机制,统筹开发利用和一体化管理沿海港口、内河港口、重要物流节点设施、船闸等岸线资源,提升航运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全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升服务水平,有力助推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不断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水平,为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


技术支持: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最佳效果浏览器:IE11 最佳浏览分辨率: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