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
七秩荣光映江河 薪火相传谱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当前,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交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我国已经建成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水运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个有着丰富载体、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的行业,广西水运故事是中华文明赓续的缩影,更是全区开放发展、向海图强的时代宣言,讲好、讲透广西水运历史文化、水运文化故事、水运改革发展故事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为贯彻落实刘可同志在2025年全区港航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切实推动各级党组织在宣传思想文化建设中党建带团建作用的发挥,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团委紧跟党委部署,即日起将在系统内组织开展“港航记忆·青年传承”好故事分享活动,每周展示1期广西水运好故事,通过港航青年力量,讲透水运文化厚度、讲好水运文化故事、讲好水运改革发展故事,全面展示水运文化图谱、弘扬新时代港航人精神,传播好水运承载的特殊价值和蕴含的人文价值,全面展示新征程加快构建现代化水运体系的改革发展历程,激发广西水运创新创造新活力,营造全社会对水运文化的理解,凝聚全社会对水运改革发展的共识。
本期水运好故事,分享的是柳州航道养护中心70年承担保障桂中、桂北地区水路运输安全畅通的使命“宣言”。
在岁月的长河里,70年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柳州航道养护中心而言,却是一幅描绘航道人奋楫前行、笃行不怠的生动画卷。
柳州航道养护中心成立于1956年1月,是全区最早成立的航道维护和管理机构之一,目前承担都柳江、融江、柳江、黔江和红水河1139.8公里的航道及航道设施养护和应急处置、航标设置及维护、航道信息收集和服务、辖区船闸运行的具体协调调度等工作。伴随着新中国发展的脚步,该中心先后历经柳州航道工程区、柳州航道管理处(柳州航务工程处)、柳州航道管理局等多个时期,走过波澜壮阔的70个春秋,始终肩负着保障桂中、桂北地区水路运输安全畅通的关键使命,也伴随着广西水运发展一同走过漫长而辉煌的历程。
七十载栉风沐雨,七十载初心隽永。70年来,柳州航道养护中心立足主责主业,培育了大批航道专业技术人才,塑造了积极向上的单位文化与和谐共进的人文环境,形成“干部素质较高、业务工作过硬、社会形象良好”的良好局面。时光流转,在该中心成立70 周年前夕,我们一同回顾柳州航道砥砺前行的难忘瞬间,感受这份跨越时代的坚守与传承——
“魔鬼航道”到“黄金水道”江河蝶变背后的峥嵘岁月
柳州航道养护中心辖区航道是典型的山区河流,滩多水急、河道蜿蜒,其中位于黔江中下游的大藤峡横石矶至弩滩44公里的勒马航段最为险要,过去曾以“魔鬼航道”著称。遇上枯水期,这段河道最窄处仅30-40米,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大大小小三四十起海损事故,成为无数过往船民心头的梦魇。
勒马航段曾经从上至下密布着大神、小神、三门、转桶沙、金钱眼铰剪口、油弄、转流滩、浪滩、龙船头、四大扣、社基尾、红石滩等十余处险滩,平均水深不足15米。曾担任勒马航道站站长的航标员杨寿坤介绍,由于航段凶险,过去一些不熟悉水域状况的外地船舶行至该航段时,往往会花钱请当地有经验的船舶驾长帮忙将船开出“魔鬼航道”,“滴滴开船”一度是当地航运业风行一时的“生意经”。
俯瞰勒马“魔鬼航道”
昔日勒马“魔鬼航道”险恶景象
杨寿坤今年55岁,19岁起投身航道事业至今已有36个年头,其中有33年在勒马航道站度过。勒马航道站管养着黔江长寿洲到平冲村36.5公里航道,不同时期设有浪滩、油弄、转桶沙、龙头、牛脚、勒马(总台)6座信号台,这里“白天听鸟叫,晚上听水声”,是柳州航道人眼中最辛苦、最危险、最偏远的一个站。“三十年前,我们早上去换煤油灯主要依靠人力划木艇,值守信号台需要住在船舱里,煮饭用的是河水,半个月才换班一次。”杨寿坤回忆道。
2020年3月,随着“国字号”工程大藤峡水利枢纽下闸蓄水,“魔鬼航道”彻底告别历史舞台,黔江航运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往返船舶吨位从300吨级一跃提升至3000吨级,黔江年运输能力从1300万吨提升至5200万吨,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2022年初,双鬓微白的杨寿坤和其他6名航标员按计划撤离勒马航道站,但他们“孤勇者”式的滚烫人生,永远值得水运人铭记。
航标员在汛期清理漂浮物
航标员在调试示位标
标员在汛期回收航标
几乎同一时期,柳黔江水运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提速建设——2022年10月28日,红花水利枢纽工程二线船闸建成通航,红花船闸通航能力从500吨级一跃提升至3000吨级;2022年12月28日,历时22个月建设工期的来宾至桂平2000吨级航道工程全线贯通;2022年2月开工的柳江红花枢纽至石龙三江口Ⅱ级航道工程也于今年完成航道主体工程建设,届时柳黔江航道将成为桂中地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水运大通道,担负起我国西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物资交流的运输任务。
欣欣向荣的黔江航道
柳州、来宾这两座不沿边、不沿海的内陆城市,随着高等级航道、船闸工程的建成投入使用,逐步打破水路运输“掣肘”,“通江达海,向海图强”的美好愿景正照进现实。
成风化人树新风 持续擦亮全国文明单位“金字招牌”
2025年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通报》,柳州航道养护中心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这一消息迅速在柳州航道干部职工的朋友圈刷屏了。
2015年2月,该中心首次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十年来,在巩固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实践中,该中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强化党建引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力服务水运发展、精心营造创建氛围,多向发力厚植文明底蕴,已连续三届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复查确认,“无处不文明、无人不文明、无时不文明”的美好画卷正在千里航道徐徐展开。
“在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我们着力突出‘四个强化’举措,即强化党建引领、强化服务意识、强化文明实践、强化文化育人,在全中心营造文明为先、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该中心副主任覃巫黄介绍。
“特别感谢航道青年这些年来给予我们的帮助,学校现在有了很大改观!”柳北区育才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胡惠月激动地说道。2019年以来,该中心以党建为引领,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关心帮扶当地特教学校自闭症和残障儿童,围绕这一特殊群体开展了系列有深度、有温度、有特色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有力传播了文明新风尚。因成绩突出,该中心柳城分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柳北区育才特殊教育学校“名誉校长”伍春荣入选2023年“自治区道德模范”提名奖候选名单。
持续帮扶特殊儿童
组织志愿者慰问待闸船民
如果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那么其次就是现在。近年来,该中心依托航标员常态化巡航的优势,探索建立“河长+巡护员”志愿服务模式,义务开展巡河护河志愿服务,助力柳州蝉联全国“水质冠军”。“今后我们还将发挥青年职工服务热情,向沿岸群众宣传涉水安全知识,向船员普及航道航标管理、船舶安全过闸、水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为守护航道安全畅通贡献青春力量。”该中心团委书记闻墨表示。
文明之花结硕果,新风正气盈航道。在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该中心文明创建工作成绩突出,2021年以来,荣获“自治区交通运输工作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10个集体获得自治区港航系统、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自治区级等层面表彰,47人次荣获市厅级以上荣誉表彰,系列文明成果浸润人心。
以老带新促传承 “90后”“00后”成为航道事业“生力军”
近几年,“00后”开始登上航道舞台。2023年和2024年,柳州航道养护中心连续两年赴区外招聘高层次人才,一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被吸收到航道队伍中,为航道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我将虚心向前辈学习,尽快熟悉各项工作流程,锤炼工作本领,为航道事业贡献应有力量。”今年3月份入职、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准00后”关舒丹表示。
与此同时,“90后”逐渐成长为航道各条战线上业务骨干。依照上级要求,2022年1月起,都柳江(省界至老堡口)、融江(老堡口至麻石枢纽)和红水河(曹渡河口至乐滩)共484.7公里航道由该中心组织养护。该中心航道管理科、1993年出生的农净尧作为骨干参与了此次事权调整河段接收的全过程。“我们顶着烈日、冒着酷暑,用时6个多月对新接收河段航道航标进行恢复性建设,新建天峨、东兰、岩滩、大化、都安和老堡口6处航道工作站,为后续养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农净尧回忆道。
截至目前,事权调整河段的航道维护水深年保证率达到100%,航标维护正常率大于99%,未发生过航道航标责任事故,新接收航道养护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传帮带”历来是航道队伍内的优良传统,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传承,传承着责任与担当。1990年出生的航标员杨洋,因工作表现优秀,2024年底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今年被新任命为桂平航道站站长,“桂平航道站是柳州航道辖区最南端的一个站,也是航道养护工作的最前沿,接过罗站长的担子,感觉责任很重大,但使命也很光荣!”杨洋坚定地表示。
杨洋口中的“罗站长”,正是自治区港航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区“最美港航人”罗江波。在柳州航道基层一线,有很多像罗江波这样默默奉献的“老站长”,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浇灌着热爱的航道事业,传承着航道人的优良品质,也带领一代代年轻航标员快速成长。如今,桂平航道站全站职工平均年龄只有34岁,他们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在护航黔江水运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老航标员向年轻职工讲述奋斗历史
“我当一天航标员”主题实践
如何让年轻职工更好融入航道事业是一项重要课题。近两年,聚焦航道青年服务水运新特点,该中心人事部门积极开展“上培”“下培”计划,选派优秀青年到基层分中心交流锻炼,推荐多批次年轻干部到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跟班学习(培训)。今年5月,该中心依据岗位实际,建立一对一“导师带徒”结对工作机制,抓好新职工入职培养,激发年轻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积极为青年搭建成长平台,让年轻人有施展才干的空间,着力锻造敢担当善作为的高素质航道队伍。”该中心分管人事的副主任张国政表示。
开展”水上讲堂“团课活动
七十载薪火相传,七十载弦歌不辍。新时代以来,在推动航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该中心不断完善航道办公区和生活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绿植面积,美化办公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职工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稳步提升。自强不息的柳州航道人,正以崭新的姿态和昂扬的斗志,阔步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新的航标引领,新的使命召唤。未来,该中心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攻坚克难、挺膺担当,以满腔赤诚和万丈豪情,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书写柳州航道新的精彩故事。